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传了三代的军用饭盒
韩正强
  我家有一个铝制军用饭盒,是解放宝鸡时借住在家里的解放军留下的。有关这个饭盒的故事,父亲讲给我,我讲给孩子,传承了三代人。
  1949年,父亲8岁。那年夏天,家乡凤翔县柳林镇来了一支解放军队伍,消灭掉国民党部队后,有一个连队住在我们村里。休整期间,部队帮乡亲们割麦子、碾场。当时我爷爷家有五六十亩山地,只有爷爷一个主劳力,部队了解了情况之后,给爷爷家派了一个班的战士帮忙夏收,晚上他们就住在爷爷家的屋檐下。爷爷专门腾出一间屋子让战士们住,可他们却说“部队有纪律”,仍固执地睡在屋檐下。
  麦子收回来,碾打好后,部队要离开了。乡亲们很是舍不得,纷纷给战士们送东西。当年收成好,爷爷也捐出了5担麦子。为了表示感谢,连长送给爷爷一个崭新的铝制饭盒。爷爷全家都把它当成宝贝,小心翼翼地摆在正屋的桌子中间,每次家里来客人,爷爷就会骄傲地讲这个饭盒的来历,引得来客羡慕不已。父亲看到爷爷对饭盒如此珍视,自然而然地也把饭盒当作宝贝,因为这个铝饭盒承载着一家人乃至一村人对那支队伍的念想。父亲看着解放军帮助村民干活却不打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知道了“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人民子弟兵”,知道了“延安”“宝塔山”,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大,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只有“共产党”“解放军”,尤其“共产党”三个字,在父亲心里扎下了根。
  怀抱着最初的梦想,父亲读书期间一直念念不忘要入党。毕业回乡后,便迫不及待地向村党支部、乡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被组织接收后,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党员之一。
  等我们兄弟姊妹们出生后,父亲一有空就给我们讲这个军用饭盒的来历和故事。在父亲的口中,解放军、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在我们心里扎了根,伴随我们成长。父亲还常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踏实,在顾好自己小家的同时,还要心中有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个军用饭盒的故事,激励我们成长。我的哥哥考上大学,光荣入党,在他的岗位作出了骄人业绩。我入伍当兵,加入党组织,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到宝鸡日报社后,先后在编辑、记者岗位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新闻作品3次获陕西新闻奖。
  我的孩子懂事后,我常给她讲军用饭盒的故事,这个故事成为“老韩家风故事”中的必讲故事之一。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了解了我们家传承几十年的家教习惯,知道了“共产党”“人民子弟兵”,爱党爱国的情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饭盒的故事和故事承载的信念已融入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的血液中,渗进了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里,指导着我们做人做事。
  (作者系宝鸡日报社记者)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