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4版:专 题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市场监督管理
标题导航
|
秋韵
凉风有信
烟火人间
平凡的感动
家务里的清欢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家务里的清欢
◎王小梅
早上起来,女儿去了补习班,老公上班走了,儿子这两天不在,此时就成了我的独处时光。跑完步后,我开始打扫屋子,喜欢家里干干净净的样子,那样觉得自己都清爽了。
以前干家务内心总会埋怨自己的老公不分担家务,自己也会因此生闷气。现在不会了,在日常生活里,其实我们都是一个修行者,默默地变化,甚至连自己都不知晓。每一个被家务困扰的女人,内心并不是没有诗和远方,只是她们在为家庭默默地隐忍,而我却不愿湮没在隐忍里。我准备了一个腰包,干家务时在腰包里放上手机,听着音乐,有时也听诗,每每这时我就想,远方有多远我不得而知,但诗就在我耳边。这样干着家务就不会感觉到累,反而很享受。
蹲着擦卧室地板时,手机里播放着一位大学教授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他说陶渊明是一位特别有“幽默感”的诗人,他写的“种豆南山下”,第一句写得特别隆重,读者以为他种得蛮好的,结果后面这句“草盛豆苗稀”,讲到这儿教授说要是他种成这个水平绝不写诗。听到这儿我坐地板上笑了,一个人也笑得那么开心。他接着又讲解说,读者以为肯定是因为他懒,但下面的诗句又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其实诗人很勤快,天不亮就起来了,月亮出来了才回家,他还是种了个“草盛豆苗稀”。其实诗人享受的是劳动的愉悦与美感。那刻的我也沉浸在劳动的快乐中了。
在擦另外一间屋子时,《朗读者》栏目里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了,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我几乎是泪眼婆娑地听完了朗读,我也想起了自己勤劳的母亲,想起她已头发花白,也还在为儿女付出。小时候我也有过不懂事,犹如现在正处在叛逆期的女儿一样,但母亲从不消极,无论多艰难都在积极地过好每一天,儿女们让她未来可期。母亲的伟大不是因为“母亲”这个称呼,而是她永远都在做母亲该做的事。而我也将会如此,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正确引导,将这份不打折的爱耐心地交给孩子。
一个上午时间快过完了,我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热泪盈眶。打扫完屋子,又该给女儿做午饭了。一个人,一个家,有清欢也有烟火,看着窗明几净的房子,我满满的收获感,享受劳动的成果别样美妙。瞅着自己不那么漂亮的双手,竟觉得还好,手可以粗糙,但内心一定要丰盈。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