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平凡的感动
◎范刚
  记得那是2012年农历腊月的一天,时至年根,人们都开始忙碌地准备年货。我和镇上新分配来的一个同志下乡到雪白殿村,到村上时已是万家灯火。
  走进村委会,村文书老胡正在琢磨春节慰问的初步名单,村上人到齐后开会决定最终慰问对象。村委会很简陋,除了正常的办公桌椅外,就数“远教”上配备的电视、电脑和扩音设备醒目了,但收拾得干净卫生。火炉不旺,估计是听说我们要来刚生的火,但这已足够驱除隆冬腊月的严寒,让人温暖。
  见我们进来,老胡赶紧放下手里的笔和未定的慰问名单,热情地招呼我们,寒暄几句后,老胡突然顿了顿说:“呦,看我这脑子,怎么……”话说一半,就快步走进里间,开始收拾床铺。完后,不知从哪又摸出了一根扁担和两个水桶,拿着手电筒急匆匆地出门。我忙问:“你这是干啥去?”老胡憨憨地笑了一下说:“看我乱的,知道你们要来,水都没准备下,你们今晚明早都不得洗漱吗?我回家在瓮里挑一担去。”他说得自然、真诚,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噢,院子里的自来水冻住了。”
  老胡走后,我拿起他正拟的慰问名单,实话说字写得很规整,但不怎么样,两页纸上满是张家长李家短,谁家缺劳生活困难,谁家老人小孩有病生活拮据,谁家青年人在外打工二老无人照看,谁家突遭不幸生活难以为继……显然,慰问名额有限,老胡在根据群众困难程度,一一斟酌。
  好一会儿,老胡才回来。烧上水后,老胡说:“慰问对象我心里已基本有数了,待会上讨论定下后,明天再陪你们到各家走走,看看实际情况,这样你们踏实,我也踏实!”
  说着老胡转身打开电脑,草拟初定慰问名单的文件,看着他“一指”打字法,我笑了,走近说:“老胡,你还是歇歇,我来。”“嘿,还是我来,不学咋会哩,现在上面所有文件都要打印的,你们不来我还不办公了?”见他这样说,我也就没再坚持。
  老胡叫胡红芳,中共党员,年过50,中等个,说起话来细声和气,善良、忠厚,一个典型的庄稼汉,干村文书也就四五年,虽说每月只有二三百元的生活补助,但看得出老胡很喜欢这份工作。
  临近七点,老胡打开电视,熟练地操作远教设备,放出清晰响亮的外音,顿时宁静的山村响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声音,这声音通过架在房顶的高音喇叭,穿透茫茫的夜色,响彻静静的山村,传进每一户山村农家。
  站在村委会门口,感受着冬日的严寒,望着黑魆魆的夜色,听着传自党中央的浑厚声音,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落后的农村,也聚集着“正能量”。
  开完村委会,已近十点,老胡根据村委会决定修改完刚才草拟的文件,我都已经困了,谁知老胡又从外面搬来一把梯子,说“今晚人多”得把“升级晋档”公示牌换上,旁边不知谁说了声“老胡啊老胡,我真服了你。”话音刚落,就听已爬上梯子的老胡说:“把榔头给我。”就这样老胡左端详,右端详,硬是把2012年的公示牌取下,把2013年新制的牌子端端正正地挂在了村委会里间的门框之上。
  十点三刻,家里来电话催老胡回去,他这才搬回梯子,整理好文件,关了电脑,忙停当了一切,握着手电筒,走出了村委会。看着灯光渐渐如萤火般伴着老胡消失在茫茫夜空下的乡间小路上,我被感动了,我被老胡的平凡、真诚和琐碎感动了。老胡,你就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我向你致敬!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