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文 化
第07版:专题
第08版:聚焦东京奥运会
标题导航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汲取强大奋进力量
体育赛场秒变“普法课堂”
托“熟人”找工作,被骗20万元……
百余志愿者甘当“秦岭卫士”
司法救助显温情
公益诉讼保护英烈设施
民工工资无小事 倾力调解促和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托“熟人”找工作,被骗20万元……
孩子毕业后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一份好工作,这让很多家长都犯愁。最近,家住宝鸡的王某的儿子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还没落实好工作,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是某高官的张某,王某听信了张某口中托点关系、花点钱就能安排孩子找到“金饭碗”的谎言,结果是赔了金钱又坏了心情。
案情回顾
今年上半年,王某经朋友介绍通过电话联系到自称是某高官的张某,张某称进政府部门工作需要活动资金,于是王某分两次共给张某打款10万元。之后,张某又称政府部门的工作安排起来有点难度,过段时间给孩子安排到国企上班,但还需要10万元的活动资金。王某信以为真,又给张某打了10万元。拿到钱后,张某一直称事情正在办理,一切都很顺利,让王某耐心等待。半个月后,当王某再次联系张某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王某才意识到被骗了,随即报警。经查,张某虚构能帮他人找工作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共计20万元。检察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被告人张某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刑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检察官提醒
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工作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和渠道,不要被所谓的“找关系”“走后门”所诱惑,况且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均需通过统一、严格的考试,有严格的程序,做父母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三思而后行,谨防犯罪分子设下“买工作”的圈套。本报记者杨青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