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父亲和他挚爱的党
◎张亚红
  “共产党是咱家的大救星,你们一定要时时刻刻听党话,跟党走,勤勤恳恳,认真工作!”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特别是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等全家老少欢聚一堂时,父亲总是要给全家人来一段家史教育。这样的教诲,父亲已持续了五十多年,从未改变。这份根植在心中,对共产党无比热爱的情结,得从父亲的出身说起。
  上世纪40年代初期,正值国家危难、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关中地区匪患猖獗、内乱四起——
  1942年冬,一个大雪漫天、寒风刺骨的夜晚,爷爷被土匪重伤致死,残忍的土匪不甘空手而归,愤怒地抄起农具在身怀六甲的奶奶头上,砸开了一个大口子,血流如注……土匪驰马甩鞭、扬长而去。受惊过度的孩子们从后院跑过来,哭爹喊娘,可怜的奶奶伤口发炎,连续三天高烧不退,几经昏死,四个年幼的孩子围在身旁,眼睛哭肿了,声音哭哑了,奶奶怎能撒手人世?何况还有腹中的孩子。
  无法想象,当时的奶奶,是凭借了一种怎样的意念和力量,顽强地活了下来。
  断椽残瓦,家徒四壁,最大的孩子只有15岁。奶奶只能领着、背着、抱着、怀着五个孩子回到了娘家,一家人才不至于饿死。时间挨到了1943年初,大西北依然是春寒料峭、万物衰枯,尽管家人个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父亲这个男孩的降生,给这个悲痛哀伤的家庭带来了一丝希望和宽慰。
  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生活如失养的秋叶,随时可能被扫落枝头。父亲3岁那年,土匪又一次到来,这次祸害的是奶奶的娘家。奶奶赶快把孩子们藏了起来。没抢到值钱东西的土匪就把奶奶和她的母亲捆绑在院子中央的大树上,架火焚烧。这次劫掠造成了奶奶母亲的离世,奶奶又一次命悬一线。父亲躲在门后的乱草垛子里瑟瑟发抖,从门缝中目睹了自己的外婆和母亲被土匪无情残害烧杀的情景,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坚强不屈的种子。他被姐姐紧紧抱在怀里,捂住嘴巴,才不致痛哭出声、招致杀害。
  依然是那样的严寒凌厉,那样的无衣无食,那样没有任何医疗卫生条件的悲苦境地,奶奶竟又一次凭自己坚忍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我想,在她的内心深处,是无法割舍孤苦年幼的孩子吧。
  黎明前的黑暗随着解放的曙光迅速逃遁。1949年,父亲6岁,穷人们把春天终于盼来了,父亲亲身感受了来自共产党的旭日阳光是如何驱除黑暗、普照万物、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的。
  新中国在乡村开展扫盲运动,兴建学校,教民识字。大人们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晚上在夜校学习。小孩子们则被村小学的校长挨家挨户地动员入校。在奶奶的支持下,父亲成了一名“大龄小学生”,可终因年龄偏大,只上了个“完小”就回乡劳动了。后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提议下,父亲成了一名“赤脚医生”,那一年,父亲18岁。两年后,父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口碑优秀的父亲在23岁那年,经家人介绍认识了高挑美丽的母亲,同样艰辛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同命相怜。结婚时,父亲的家里竟找不来一处不漏风的地,床上只铺了半片旧竹席,连婚被也是从邻居家借来的。可是,面对这样满目疮痍的家,母亲没有退却。结婚后,父亲行医,母亲耕织,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被年轻的母亲经管得游刃有余。他们的甜蜜,没有因贫穷苦难的生活而减少半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到了父亲家乡那落后的一隅。父亲所在的村卫生院实施改革,要进行个人承包经营。在村委会领导的多次鼓励和支持下,父亲勇敢地撑起了全村卫生医疗网的重任。母亲跟着父亲学会了医护和妇幼保健工作。年轻的他俩好学上进,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每日如疾速旋转的陀螺,奔走在服务乡民的乡间小路上。
  父亲告诫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确,仿佛这世上的难事,就没有父亲攻克不了的。爱学习的他,2015年用上了智能手机,学会了使用微信、上网学习和购物;2018年学会了驾驶技术,开上了老年代步车。上下班往返于“村村通”干净整洁的马路上,日子过得好不惬意。这种生活技能上的突破,对一个75岁的地地道道的农村老人来说,可谓“超能”了。
  父亲常说现在的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农民生活幸福,种地不用出力,种粮不必纳税,基本生活有补贴,罹患大病有医保……这一切,都是靠我国社会主义的好制度,和共产党爱民富民的好政策啊!
  父亲记性极好,偏爱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说起来如数家珍,连我们晚辈都自愧弗如。工作之余,父亲的周围总围着一群“蓝颜知己”,农村的退休教师、退休干部是群成员的主力,他们常常一起探讨、宣传党的新思想、好政策。近些年,父亲还时常参与网上一些与农村医疗政策和改革相关的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
  劳苦奔波一生的父亲积劳成疾,腰和腿都出现了症状。虽然他早已把卫生院院长的位子交付给了年轻同志,但仍然奋战在卫生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始终如一地服务着全村村民,每天准时七点半到岗,用他的话说:“作为一名党员,要守规矩,做表率,认真干好公家的事。”
  今年2月份,病痛难忍的父亲来市骨科医院做了手术。术后2个月的恢复期,他的手机天天响个不停,多是乡村的患者或者卫生院打来的。术后在宝鸡停留了不足50天,父亲就强烈要求回家。我们知道,父亲整日心心念念的,是他的患者和为之奋斗的医疗事业。
  生命于斯,挚爱于斯,困苦无怨,白头无悔。父亲今年已是78岁高龄,在农村卫生事业的广阔天地里一直坚持奋斗。毛主席是他的恩师,白求恩是他的偶像,乡村阡陌是他实现价值的舞台。
  担任“赤脚医生”的六十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一时放松,无一日懈怠。他用坚毅顽强的生命、博爱悲悯的情怀,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妹也渐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重复着跟父亲同样的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时,我耳边又响起父亲的谆谆教诲:“共产党是咱家的大救星,你们一定要时时刻刻听党话,跟党走,勤勤恳恳,认真工作。”
  这样的教诲,我们也在代代传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