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像柳青一样塑造自己
——电影《柳青》带给青年的启示

  
  毛丽娜
  “要想写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柳青用来鞭策自己的这句话,也成为激励鼓舞年轻观众的名言警句。电影《柳青》自5月21日上映后在我市市民、高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电影《柳青》以柳青的生平为线索,讲述了青年作家柳青放弃北京优越的干部待遇,带着妻儿落户在西安皇甫村,历经磨难十余年,写就史诗巨著《创业史》,最终成为一代人民作家的感人故事。
  5月31日晚,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分师生观看了电影《柳青》。观影结束后,师生们畅谈观影感受,大家一致表达了对柳青这一人物的钦佩,也呼吁更多类似《柳青》这样的主旋律电影走入大学生的视野中,让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担当和风骨代代传承。
  “对于当代青年学生而言,柳青似乎代表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文学符号,《柳青》这部主旋律电影叫好又卖座的事实再次证明,正确的文艺价值观,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化,反而会历久弥坚,焕发出超越时空的色彩。”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蕾说,电影《柳青》的热播,充分证明了人民的实践和人民的生活,才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怀念柳青最好的方式是继承和发扬,我们将倡导师生学习传承柳青精神,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同时,通过观影让同学们了解新中国创业的不易和父辈开拓的艰难。”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勇说。
  “为了写出一部好作品,他脱掉了西装革履,换上粗布衣、布鞋,和人民打成一片、扎根农村十余年。这正是柳青严谨为学、正直为人的学风。”宝鸡文理学院的学生王美琪表达了对柳青由衷的钦佩和怀念。
  “柳青对文学的执着热爱,十四年的坚持流露在《创业史》这本书里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里,留在他走过的每一条山路上,刻在他倾情帮助过的每一位农民身上。柳青执着事业、不慕名利、无私奉献、平易近人,这些宝贵品质是值得我学习的。”热爱文学写作的市民王宝成说。
  柳青一生,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将个人命运与人民命运紧密相连,电影《柳青》不仅让当代青年懂得致敬先辈,更激励启发他们要学习、传承柳青精神!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