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阳光和煦,记者来到七旬老人李正旭的工作室。在茶几上、阳台上、书桌下,看到的不是茶杯、盆栽等物,而是许许多多小石鼓。这些小石鼓是李正旭按照四分之一比例,对十面秦石鼓进行缩小仿制而成,小巧而厚重。至今,李正旭共制作了100套共1000面石鼓工艺品,如今尚存500面。
李正旭视小石鼓为心爱之物,他一边拿着毛刷为小石鼓拭去灰尘,一边说:“我花了数年工夫做石鼓,它们就像是我的老朋友,和我朝夕相伴。”上世纪90年代,李正旭跟随老师马俭学画,初次接触石鼓。马俭是我市画家、雕塑家,曾多次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描摹石鼓,搜集了许多珍贵的石鼓资料,有美术功底的李正旭便经常跟随老师学习石鼓文化。
石鼓共十面,形状像鼓,上面刻有古篆字,被称为“石刻之祖”。为什么会有制作千面石鼓的念头?李正旭认为,宝鸡是石鼓的发现地,石鼓也是宝鸡人的骄傲,作为宝鸡艺人,如果能依托石鼓开发一些有文化品位的艺术品,既能向更多人宣传宝鸡周秦文化,也能给自己留下一份特殊的学艺成果,岂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说干就干,2000年,李正旭在市区金陵新村的工作室中,开始实践自己心中的大工程——做出100套1000面石鼓。
搜集石鼓文资料是一件细致活儿,李正旭工作室里的书籍堆积如山,几乎无处落足,《石鼓文新鉴》等书籍常放在手头。为了研究石鼓上的文字,李正旭把近20年来石鼓文研究的文章、书籍几乎读遍。如果看到石鼓文相关的拓本、影印本等,更是欣喜。经过长时间的资料准备,十面石鼓的样子在李正旭脑海中分外清晰,他用仿石原料制作出了第一套石鼓。
制作石鼓工艺品,最关键的步骤是刻字。李正旭说:“石鼓上的字最费脑筋,最大的难度也在字上。要一个一个地手刻,如果有一笔一画没刻好,这个字就出不来效果,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于是,李正旭戴着眼镜,按照籀文范式,小心翼翼地在一面面石鼓上刻字。李正旭为人谦和,但对石鼓文却分外较真,哪一笔没刻好,就毁掉重新刻,力求达到自己心中的完美标准。如此这般刻下来,李正旭的视力受到了不小损耗,眼镜度数飙升,但1000面典雅静默的石鼓,也终于如愿呈现在了李正旭眼前。
这些小石鼓制作出来后,曾经在省内外工艺美术展销会上赢得了许多赞誉,石鼓文化爱好者对其赞不绝口,驻足观看者络绎不绝,但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小石鼓大气、精美、耐人寻味,但较为沉重、不易携带,这使得它不易与普通群众产生亲近感。李正旭说,一部分小石鼓作为礼品送给喜欢它的人,还剩500面小石鼓留在工作室中。李正旭每每踏进工作室,看到一面面小石鼓静默而立,如同一片小石林,便觉心中踏实。
说起石鼓上的故事,李正旭有讲不完的话:“这面石鼓造型最特别,命运最波折,缺了一部分;这面石鼓铭文最多,可以明显感受到先秦文字魅力;这面石鼓我最喜欢,因为它的诗文读起来最雅致……”
看着这些石鼓,李正旭说:“做小石鼓不为赚钱,就是喜欢石鼓文化。”紧接着,他又拿出自己新近制作的石鼓文拓片,和师友们分享、讨论起来,言辞之间颇为喜悦。从2018年到今年3月,李正旭一直在做与石鼓有关的事儿,他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仿制了十面大石鼓,并以石鼓文宋拓“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为依据,在石鼓上面刻上文字。即使是牛年春节,李正旭也没有顾上享受假期,而在忙活石鼓文拓片,直到制作出一套典雅、考究的石鼓文拓片。李正旭觉得这是迄今为止他最满意的一套石鼓文拓片,他说:“我喜欢宝鸡文化,喜欢石鼓,这里头有咱民族文化的根。我希望有人能通过这些小石鼓、石鼓文拓片,更多地关注宝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