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骑马打猎、鸣钟击磬、祭祀宴饮、制作石鼓……近日,记者看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宝鸡市博物馆考古副研究员马俭创作的《石鼓文图卷》,22米画卷描绘了秦人生产生活的诸多场景。画中,战马在奔驰、秦人在祭祀、虎豹在围猎下奔逃、石鼓文被镌刻,场面宏大浩荡,让人仿佛聆听到一曲铿锵有力的大秦强音。
4月初,在市区群众路一间陋屋中,86岁的马俭对记者谈起石鼓,眼中闪烁着亮光。他说:“我这一辈子钟情石鼓文化。”石鼓是先秦时期秦国文物,出土于宝鸡,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从事文物工作的马俭对石鼓文化分外喜爱,他数次前往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睹石鼓真容,长年累月收集与石鼓文有关的资料和拓本。上世纪80年代,马俭创作出了长22米、高0.68米的国画《石鼓文图卷》。《石鼓文图卷》绘有人物700多个、动物上百只、祭祀狩猎等场景几十个,描绘了石鼓文形成时期的先秦社会风貌。
问及这幅长卷的创作初衷,马俭讲起与石鼓文化结缘的故事。马俭回忆,最早接触石鼓文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他在西安美术学院读书,在学校翻阅到了石鼓文的资料,并跟随教授冯友石学习吴昌硕的石鼓文帖。马俭被这种神秘的先秦文字所吸引,心中便有了亲眼看看石鼓的冲动。1968年,已经在宝鸡工作的马俭,因工作原因前往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次见到了高约二尺的秦石鼓。马俭围着石鼓左看右看,细细品读石鼓文,天色变黑竟无察觉,离开时意犹未尽。
石鼓珍贵之处,在于上面的文字。十面石鼓命运多舛,几经战乱流离,铭文早已剥落不全。从北京回到宝鸡后,马俭想尽办法找来历代石鼓拓本资料进行比较参考。马俭说:“石鼓文刻字体态浑穆有致,方整严谨。似继承了钟鼎铭文中森严端正、雄强丰厚的气势,加上篆法用笔的曲落致远,表现出小篆特有的艺术魅力。”在研究过程中,马俭被石鼓的文化气息和文物神韵深深吸引,继而产生了创作《石鼓文图卷》的想法。
上世纪80年代,按照石鼓文的内容,马俭对照先秦的人物服饰、风土人情、祭祀规格等,构思、勾画创作长卷的草图。为契合十面石鼓的铭文内容,马俭先从每面石鼓上的内容画起,再通过大秦发展历程,将画面融合为一幅长卷,看起来颇为震撼。
既然叫《石鼓文图卷》,必然少不了制作石鼓的画面。在长卷中部,正是秦人制作石鼓的场景描绘:有石匠用石锤打磨石鼓,有刻工拿着刻刀细致刻字,有文吏着笔在竹简上写字……30多人围着石鼓,正在紧张而专注地制作,画面中每个人物的神态表情都不相同,耐人寻味。
画完《石鼓文图卷》,马俭与石鼓的情缘还在继续。上世纪90年代,马俭再次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瞻仰石鼓。当时,石鼓展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臻博馆,马俭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记住石鼓的样貌和文字,便拿出画笔用素描的形式,一笔一笔将石鼓画下来,从不同角度为十面石鼓写生,临摹石鼓上的文字。那段时间,马俭带着干粮和水,在石鼓旁边一画就是一天。乍原鼓、而师鼓、马荐鼓、吾水鼓、吴人鼓、吾车鼓、汧沔鼓、田车鼓、銮车鼓、霝雨鼓,这十面石鼓的样子,牢牢地印在了马俭脑海里。
如今,马俭虽然居住于市区,但对外界喧嚣毫不在意。马俭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极低,简餐陋室,一屋一床一碗面便觉足矣,但对收集的石鼓资料珍爱有加。去年1月,马俭所居屋舍遇火,许多与石鼓有关的资料被烧毁,令马俭心疼不已,这幅《石鼓文图卷》因珍藏于学生处,幸免于难。问及为何要花费精力研究石鼓、画石鼓,马俭说:“石鼓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石鼓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刻字艺术蕴藏极深的国学奥秘。我工作生活在宝鸡,石鼓于唐代发现于陈仓,我怀着对祖国文化遗产很深的尊崇和热爱,去学习、研究石鼓,这不是一时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