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套栩栩如生的皮影戏人物,一位意气风发的七旬老人,一辆功能齐全的流动演出车,就让皮影戏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再次红遍西府大地。
在岐山,年逾古稀的李东成老人,就用这样的“一人台”,在灯影的背后,演绎人间千古事。
一个梦用一生去实现
一天的劳累结束,在生产队饲养室门前,高高的马车停稳,马车的边厢上,用几根棍子支起纱亮,两端点亮油灯,一场让农人忘却疲惫的皮影戏就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仓促上演。
——这是李东成记忆中的皮影戏。他至今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只有十岁的他,仰望着这些色彩鲜亮、能动能唱的“小人儿”,内心充满了大大的惊奇。他总是趁大人不注意,钻到马车后面看是什么人在指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大戏。看得多了,他对幕后“耍”皮影的人愈发感兴趣。他凭着记忆自己剪出纸人,对着窗户,也有模有样地演起来。
对皮影戏的热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疯长”。李东成开始拜师当地皮影艺人白灿,专心学习皮影戏的演出技巧。传统的皮影人物从头到脚足足11个部件,而操控这些部件,仅靠手中的三根竹签,让花旦的动作摇曳生姿、须生的体态虎虎生威,绝非易事。
拜师十年,李东成终于可以站在纱亮的后面,无论是指挥“千军万马”奔腾跳跃,还是缠绵悱恻的情感流露,都在他的双手下出神入化、惟妙惟肖。特别是他表演的绝活“鞭扫灯花”,常常会引来台下一片叫好声。
一个人钟情一个舞台
上世纪80年代,李东成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皮影戏艺人。
热爱,让李东成对皮影戏不断进行大胆改革。
皮影制作过程复杂,不易保存。爱好摄影的李东成从相机胶片得到灵感,尝试用胶片来刻画皮影人物,没想到胶片不但上色后色彩丰富,透光性能也很好。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他还把传统的“七寸人人”放大到一尺八寸,这样的话,观众离舞台再远都能清晰地看见人物表演。
民间常说:看皮影是“用两只眼看一只眼”,说的是皮影人物大都是侧颜,只露出一只眼睛。李东成想,能不能创新一下人物形象呢?他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出头顶凤冠霞帔、明眸善睐的《花亭相会》中王金真的形象。他还在传统皮影的11个部件上,增加了一个部件,让包拯在《三对面》中随剧情“眨眼”,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说这是李东成在皮影表现形式上的改革,那么,“一人台”的演出模式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传统的皮影戏也叫“四人忙”,说的是演皮影,要有人吹、拉、弹、唱,有人挑线表演,至少需要四个人配合才能完成。但随着皮影戏的没落,没有人愿意参加演出,无奈之中,李东成只有自己想办法。找不到吹拉弹唱的行家,他买来录音机,把大家爱听的秦腔、眉户、碗碗腔名段一一录下来,解决了音效的难题。他又自己设计,把一辆农用三轮车改造成流动演出车,里面从电源到喇叭、从纱亮到投影一应俱全,至此,一个人、一台戏终于实现了。在这个舞台上,他可以一个人演完从《五行山》到《梁秋燕》等30多种本戏及折子戏。
一场戏一生乐此不疲
3月17日,岐山县益店一处空旷的广场,李东成的流动演出车停稳了。只见他熟练地插上电源,安好喇叭,戏曲一响,周围的村民便闻声而至。
支起纱亮,一个个戏曲人物悉数登场。当天,李东成演的是《三对面》,在他熟练的操控下,包拯面对公主,时而跪拜,时而抚须陈词;公主端坐,仪态大方;秦香莲不惧权势,你来我往。台下的观众更是听得津津有味。正如当年的他一样,不时也有观众凑到后台,看看李东成是如何稳坐帐后,指挥这一场大戏的。
这些年,开着这辆“威风凛凛”的演出车,李东成走遍了陕北、甘肃及周边地区,每到一处,刹那间,不管多寂寞的山村,就一下子热闹起来。
上世纪80年代,李东成被邀请到洛川演出。第一次在窑洞里看到皮影戏,村里的后生、婆姨们沸腾了,李东成被留下来,演了一天又一天。只有住下来,李东成才对陕北缺水有了切肤的感受,想到自己在生产队的时候打过井,李东成萌生了给当地打井的想法。他筹资买来打井机,在众人的疑惑中,他夜以继日干了七天七夜,打下去80米,一股清泉冒上来,困扰洛川黄庄乡原桌村千百年的吃水问题被李东成化解了。此后,李东成白天打井,晚上在村上演皮影,日子就这样有滋有味地过来了。到了2010年,他转战陕北、陇东十余县区,打机井近200眼,演皮影戏15000多场。
回到家乡后,李东成继续开着他的演出车,为群众义务演出。今年过年,他在岐山县城连续义演10天,引来无数群众拍手称赞。“人生就是一场戏,大幕拉开热闹上演,合上幕布,一切也就结束了!”提起自己和皮影结缘的一生,李东成的内心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