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作家张洁笔下美好的草坡村
麻雪

  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初中语文课本里那篇充溢着野菜甜香的文章——张洁写的《挖荠菜》。文章里挖荠菜的情景及作家所展现的“珍爱荠菜”“珍爱生活”的情怀依然令人记忆深刻。工作后,我才听说张洁童年时代挖荠菜的地方,不在别处,就在岐山县蔡家坡镇的草坡村(如今的另胡村)。也是巧合,我当年上中学时就在岐山的这片故土之上,我也曾经跟着外婆在这里挖荠菜、拾麦穗,再次回到这里品味文章中的意境,感觉更加意蕴悠长。
  作家张洁两获茅盾文学奖,她曾在宝鸡的乡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张洁在这里乡村生活的经历,也多次出现在《挖荠菜》《拣麦穗》《怀念关中》等文章里,在宝鸡乡村,张洁春天挖过荠菜,夏天拾过麦穗,秋天掰过玉米……张洁笔下的草坡村有很多回忆。
  据了解,1942年,平汉铁路郑州扶轮中学因战争原因迁至岐山蔡家坡,张洁跟随当小学教员的母亲辗转来到宝鸡,在草坡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草坡村沟西畔的两孔窑洞,从此成了张洁成长的地方。
  张洁还有一篇经典散文《拣麦穗》,读起来韵味无穷,文章写一个拾麦穗的小姑娘,受到一个卖灶糖老汉关爱的故事,写出了作者对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世间温情的渴望。那时,小姑娘和当地孩子们一起,提着篮子拾麦穗,贪玩的孩子们在麦地里追蚂蚱和蝴蝶,麦穗也拾不到几个。而这篇散文所讲述的故事,据说也是张洁小时候在草坡村拾麦穗的回忆。
  回忆总是温暖、温情的,回忆的故事里总是透射着儿时所见阳光的五彩光晕。记得儿时的我,也曾跟着外婆在这片阡陌相连的田地里拾过麦穗。那时,夏天的阳光里氤氲着麦草的香味,外婆忙着拾麦穗,累得满头大汗,我却在一旁搓开麦穗里的麦粒,一颗颗放进嘴里惬意地嚼着。所以,如今读起张洁的《拣麦穗》,回忆里的拳拳情愫竟然可以让人潸然泪下,这或许就是文字的魅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