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本市新闻·金融之窗
第05版:体育周刊
第06版:综 合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煤灰煤渣变废为宝
一人一碗美味不减
专家请进来群众富起来
千年习惯一朝改
蒜好增收账拓宽致富路
植树播绿扮靓家园
无刺花椒促增收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人一碗美味不减
宴席分餐让岐山臊子面更美味
本报讯一场疫情,让流传几千年的岐山臊子面在吃法上发生革命性变革。近日,记者在岐山乡村的一个宴席上看到,吃臊子面分餐制深入人心,令人耳目一新。
近日,在岐山县京当镇祝家庄社区一位老人的葬礼上,主家按传统习俗,用臊子面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刚刚入席,服务员就给每个人面前放了一个一次性碗筷,看到一些外地回来的亲友不明就里,服务队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碗是用来吃臊子面的,等臊子面上桌后,连面带汤倒入自己的碗中,吃完面再把汤倒入盆中,统一收集倒入泔水桶。经过指导,大家很快接受了这种一人一碗、卫生干净的传统美食“新吃法”,“更好吃、更卫生了!”大家纷纷点赞。
岐山臊子面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相传渭河中有一恶龙为祸,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大战七日才将恶龙杀死,饥饿的人们为庆祝胜利,将龙杀了和面集体食之,并由此形成只吃面不喝汤的传统。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借机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岐山乡村全面推行宴席分餐,提倡操办红白喜事的农户购买一次性碗筷,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把住了餐桌安全关。
李永川是岐山当地小有名气的“一把勺”,是大型红白喜事的主厨。去年以来经他操办的红白喜事大概有20场,过事前,他开具采购单时会同时要求购买一次性碗筷,由于一套一次性碗筷不足两毛钱,一场宴席下来增加费用只有几十元,主家都十分配合。“好事么,大家都理解,也支持!”他说。
本报记者郑晔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