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砥砺奋进的交响曲
——宝鸡高新区2020年工作亮点回眸






  本报记者李一珂
  2020年,是宝鸡高新区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一年。高新区抓重点、攻难点、破堵点,抓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实现了经济社会企稳向好、稳中有进,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居民满足感和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关键词:飞跃
  “三大经济板块”实现跨越发展
  在2020年初,宝鸡高新区领导班子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聚力“三大经济板块”,厚植发展动能。为此,高新区提出“加快高铁新城建设,做靓宝鸡门户;加快科技新城建设,打造新的增长极;加快综保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如今一年过去了,高新区“三大经济板块”快马加鞭搞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
  首先来看看高铁新城。2020年,高新区以“查堵点、破难题、抓落实、促提升”活动为契机,印发《高铁新城片区开发建设存在问题清单》,建立周报制度,突出上下联动、分工包抓、节点推进,高铁新城片区拆迁安置取得新突破;投资70亿元的永清村综合开发项目签约,朴东村和旭光村完成返迁安置。站前大道、和谐大道等一批“断头路”打通,渭滨大道拓宽改造加快实施,高铁南站主干路网初步形成。
  作为新的增长极,科技新城2020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中心三路、创意路、高新大道伐鱼路至求知路等3条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学府路、滨河路等5条路网完成布局。高新区还谋划推进了钓鱼台整体开发、文旅水街和核心区15平方公里的生态小镇建设,将在此打造西部生态最美、高端人才聚集、服务业发达的创新要素聚集区。
  宝鸡综合保税区是我市对外开放新高地,2020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正式获批以来,宝鸡综合保税区坚持高标准招商、高水平管理、高效率建设,功能持续完善,2020年底顺利通过了海关总署等国家八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即将封关运行。
  关键词:“稳”“保”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度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节奏。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新区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保主体,还千方百计围绕产业强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2020年,高新区推行领导干部联企帮扶和包抓重点项目机制,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对辖区重点项目和企业进行帮扶,解决了蒙牛乳业转产的过剩奶粉的库房租用、瑞通电气项目用地扩产扩能等一批困难问题;还协调区内金融机构为400户企业融资80.12亿元,保住了市场主体,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
  与此同时,高新区制定支持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构建钛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举办2020第四届中国钛民品高峰论坛,扎实推进钛及钛合金军民融合产业园、陆港智能装备产业园、石墨烯产业园等高质量产业化项目,力兴钛业航空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项目列入工信部重大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加快建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达到145.7%以上。
  高新区还在疫情危机中寻找机遇,支持建立泰达康、格瑞诺医用口罩和无纺布生产线,实现了宝鸡口罩生产从无到有。
  关键词:创新
  全区科技企业梯队初步形成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直以来,创新也是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立身之本。如何才能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高新区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要让创新成为驱动力,高新区首先做大创新平台。2020年以来,高新区推行了“孵化+科技”模式,新引进了西北工业大学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实验室、陕西省机器人智能制造(焊接)创新中心、石油量规检测中心(计量检测校准实验室)3户创新平台。此前引进的轻合金材料及数字化智能铸造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宝钛集团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攻关解决高强高韧钛合金研制难题。有了创新平台的带动效应,高新区2020年新增孵化面积3万平方米,为创新提供最适宜发展的土壤,推荐高企100户,新增区级瞪羚企业23户,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启动,科技企业梯队初步形成。
  高新区为全区企业不断提供各类服务,强化技术创新。2020年,高新区修编了《高新区科技政策汇编》,并通过举办知识产权系列讲座、开展技术服务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科技型企业走上创新路。
  关键词:招商
  38个亿元项目来安家
  招商引资,是城市发展、经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此,高新区坚持新招商理念,2020年通过走出去招商、专场推介会等方式,吸引了众多大企业、好项目来高新区投资落户。
  海华金属复合材料及钛合金熔炼与锻造生产线项目、尊龙汽车生产及半固态压铸件项目等,就是2020年招商引资引进的重点项目。项目落地后,将为高新区产业发展强链补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据悉,2020年全年高新区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8个,还引进湖南盛锦、西安千悦等总部企业36户。
  此外,高新区对项目建设一如既往重视,不仅实行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等制度,还加大督促力度,对重点项目逐个走访调研,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高新区要求全区各部门提升服务水平,帮助项目申报、争取资金,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2020年,高新区总投资739亿元、年度投资155亿元的86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化合物制备与再生项目完成了厂房、办公楼、实验室同步封顶;陕西宝鸡医疗防护用品及原材料生产研发产业园项目部分建成投用。
  关键词:民生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居民生活幸福,是对城市最好的褒奖。2020年,高新区立足宜居宜业,建设幸福高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高新区围绕产业促提升,新建谭庄奶山羊养殖基地、伐鱼村农产品初加工基地、寨子西瓜基地等产业项目11个,全区剩余818户1751人贫困人口脱贫指标全部达标。
  在民生保障上,高新区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加大投资力度。2020年,西交大宝鸡基础教育园和高新凤师实验学校签约,高新九小建成投用,千河底店幼儿园主体完工,优质学位供给进一步扩大;颐盛德康养公寓、惠生活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医疗服务覆盖更广;主城区升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陆续开展,居住环境和绿化效果大大提升。
  如今,高新区已驶上发展的快车道,人心齐、士气旺、干劲足。2021年,高新区将继续砥砺前行,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