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清风拂面来润物细无声
——我市挖掘弘扬本土优秀传统廉政文化纪实
  张华刚
  日前,召公“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周公勤廉教育基地在我市建成开放。这是我市打造特色廉政教育载体,以本土优秀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培根铸魂、涵养正气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等重要论述精神,充分依托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下大气力挖掘本土优秀传统廉政文化,并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对其进行继承发展和创新传播,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勤廉教育基地和家风家训宣教阵地,推出了一批文化养廉文艺精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广建基地讲好本土廉政故事
  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中国青铜器之乡。近年来,我市将弘扬本土优秀传统廉政文化作为“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纳入《宝鸡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意见》,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多次在有关会议和工作调研中提要求、作部署、严督导,推动落细落实;市纪委监委每年也在纪委全会上就此作出安排。
  “真没想到,监察制度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萌芽,周礼中的觐礼、聘礼竟然与现在的述职述廉、巡视巡察制度如此相似,《尚书·旅獒》原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反腐倡廉论文……”近日,来自青海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的几名干部在参观宝鸡市廉政教育展馆时感叹道。
  我市以“周礼育廉”“秦制监廉”为主题,挖掘整理周秦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制度、人物和故事及其历代传承,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廉政教育展馆。自2019年9月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观团体264批次,受教育党员干部1.4万余人。2020年,我市又深度挖掘古公亶父和周文王、周公、召公、姜太公等西周先贤敬德保民、勤政俭朴、廉洁奉公、忠诚为国等勤廉思想,在岐山县建成了召公“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周公勤廉教育基地。同时,以纪念张载千年诞辰为契机,结合张载文化园建设,建成了张载祠(横渠书院)勤廉教育基地,多角度、多形式展示了彰显中国古代廉洁思想最高境界的张载“横渠四句”精神内涵。目前,省、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在宝鸡已创建14个。
  织密网络
  让好家风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扶风是中华家风之源,西周早期‘文王事父、一日三朝’‘武王冠带养疾、达孝无涯’‘泰伯奔吴、三让天下’等仁孝家风典故就发生在这里,东汉时以班固、马援、耿弇、窦融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忠贞爱国的传统家风也颇具影响。”日前,在刚建成的扶风县家风馆,讲解员这样讲解道。
  以本土优良家风家训家规激励党员干部明德修身、正己守仁、引领清廉社风民风,这是我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又一点睛之笔。近年来,市纪委监委积极创新廉政教育载体,织密家风教育网络,建成了陕西唯一的家风文化主题公园——“家风园”;组织指导全市12个县区大力挖掘先秦名将白起,北宋关学大儒张载,明代关学大儒张杰,明代监察御史杨茂、王伦、白鸾,清代监察御史王步瀛等历史名人家规家训,革命志士阎鸿章、老红军冯万和等近代名人红色家风,以及“陕西第一村”带头人李黑记、“中国好人”严平安、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王喜玲等身边榜样的家风故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农村“村史馆”、宗族祠堂、闲置戏楼、社区旧址、文化广场、街区墙面等,先后建成家风家训“馆”“园”“苑”“广场”“一条街”等1000多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社区)家风家训宣教阵地全覆盖。同时,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廉洁家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创建省、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46个。
  “遍布全市各区域的宣教阵地让好家风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为基层干部群众营造了崇德尚礼、崇廉尚洁的精神家园。”市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力创精品
  推动廉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20年以来,根据《诗经·召南·甘棠》记载的西周初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召公奭“甘棠遗爱”的历史典故创编的大型廉政秦腔剧《甘棠清风》,先后在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市区和岐山县演出多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同样受到观众热捧、既叫好又叫座的还有《天地粮仓》《望鲁台》等10余部以宝鸡本土廉政故事为蓝本的秦腔剧,近年来在全市巡演累计达200余场。
  近年来,我市对眉县张载“明心守矩”、千阳燕伋“见贤思齐”、岐山邢氏“遵规求正”、麟游甄氏“德行为重”、陈仓拓石“正庸风碑”等最具代表性的本土优秀传统家规家训进行挖掘整理,推出了文化养廉专题片《正身当在立业先》。围绕宝鸡历史和文物中的廉政文化,策划制作了《西周禁里话廉政》《正直可风传家远》《〈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廉政故事》等14部廉洁微视频,其中《何尊,从此有了中国!》《逨鼎里的西周监察官故事》《舌尖上的青铜器》三集“宝鸡青铜器中的廉政文化”系列微视频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博物馆时光”栏目展播。组织撰写的《〈周礼〉六廉的现代启示》《略论诸葛亮的廉洁奉公》等7篇论文入选陕西省纪委监委编撰的《三秦廉话》一书。去年以来,我市联合中央电视台摄制6集大型廉政文化专题片《廉鉴》,目前已完成脚本创作和专家评审,正在加紧拍摄中。
  “以宝鸡廉政教育展馆为中心,以各级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家风家训宣教阵地等为支撑,我市‘一中心、多分点’的优秀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矩阵已初步形成。”市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加大挖掘力度,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有影响的廉政文化品牌,为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提供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撑。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