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始终如一的守护
——访眉县文史作家杨烨琼

  本报记者段序培
  出生在岐山,求学在凤翔,工作在眉县,历史文化厚重的三地如鼎之三足,支撑起杨烨琼的文学大厦。在一次次的寻访与探究中,那些遗落在乡间的久远故事和积淀的文化记忆在他笔下聚集,60余篇文学作品经由《宝鸡日报》《西北信息报》《中国地名》《莲花山》等报刊发表,汇集成一部沉甸甸的散文集《乡风呓语》(2018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使得文友戏称他的“地方文史通”的称谓更有分量——
  耳濡目染浸润周秦文化
  周王朝发祥地的岐山县,名胜古迹甚多,文化积淀深厚。在父亲的娓娓讲述中,杨烨琼沉浸在三道岭、葫芦峪、尉迟村、干涝池、罗局镇、安乐城等地的历史故事中。这些历史典故令他痴迷,他梦想着长大后要遍访周边村庄,记录下它们的来龙去脉。
  1986年,从凤翔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烨琼,被分配到了麟游县城中学任教。三年之后又调往眉县一所中学工作,但儿时的梦想他并未放弃,工作之余,他时常会留意那些乡村故事和乡间碑石上的文字。
  六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烨琼在眉县槐芽镇清湫庙邂逅到一通宋碑,从漫漶的字迹中,他隐隐觉察出藏匿其中的厚重文化。于是他像请教一位有故事的老人一样,多次现场辨识、查证史料,最终一篇具有考据性的随笔《敕封碑的历史故事》应运而生,并在《宝鸡日报》副刊上发表。这是他公开发表的处女作,由此受到鼓励,开始了一场艰辛而执着的文史写作之路。
  寻史问碑拾遗乡村故事
  这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从此把目光聚集在了自己生活的眉县这片区域及其周边镇村遗失已久的历史文化上。在一次次的探究中,在一本本文史资料的翻阅中,在不厌其烦的访谈中,眉县随意一座山、任意一方水,历史渊源他都了然于胸。《苏轼与太白山》的满眼美好,《铁炉庵》的熊熊炉火,《梅遇在眉》的担当与执着……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流淌着的文脉与传承,滋养着他,鞭策着他。
  杨烨琼坦言:“站在旷野,我感觉与历史和生活的接触会更密切些,当我把一个个发现、一个个朴素的回忆变成文字的时候,也感觉到了生活的深厚、文学的神圣和文化的力量。”
  从几乎无人问津的碑碣珉石上,杨烨琼写出了《敕封碑》的传奇;习以为常的农家醋的民风醇厚,在他笔下凝成散发阵阵清香的《岐山醋香》;父老乡亲丰收的期望与喜悦,让他感受到《又到关中麦黄时》;“界渠”流淌的历史,让他悟出了《孔公渠的故事》;打开儿时记忆的阀门,《杨家庄记忆》一幕幕重现……那些逸散在乡间和时光角落的牌匾、经幢、石碑、老地名或名人逸事,经他悉心寻访和严谨考据,其蕴藏的历史余温和朴实的乡音民俗,通过他的笔墨找到了栖息之所。
  慎思笃行讲述地域文史
  从孩童的好奇,到理性的考究,眉县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留下杨烨琼一路走来的密实脚印。
  已加入省作家协会的他,如今身兼市职工文联作家协会理事、眉县作协副主席、政协眉县委员会文史研究员等社会职务。他积极参与县域文化工作,参编了《眉县政协文史资料精编》,也是陕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美丽眉县》编委会成员。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知名评论家柏相称杨烨琼散文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在静静地叙述那些在古籍里沉睡了好久的故事,只是在从容地挖掘那些在断壁残垣的深处被人们忽略了许多年的壁崖或沟庵,只是在那些平庸琐碎的日子里感受那些稍纵即逝的历史或情感的瞬间,但是,每一篇却都泛透着灵魂的温度与地域的诗意。可以说杨烨琼以地域文化因子和旧时光思恋为切入点的系列散文,对某些地域性的文化自信的修复或呼唤,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从弱冠之年到年过半百,杨烨琼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坚守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以整理、挖掘地域文化为己任,自觉讲述着那些厚重的地方文化故事,努力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