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副 刊
第04版:要闻
标题导航
|
灯谜擂台
双手织出幸福天地
横渠村的历史变迁
父亲的三把剃头刀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横渠村的历史变迁
◎边宁弟
眉县横渠镇横渠村,是李达将军事迹展馆所在地。走进横渠村,便走进了那战火纷飞的记忆。
横渠村位于眉县城东25公里处,是横渠镇政府驻地。进入横渠村这个西部乡村,它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宽阔的路上车辆穿梭,一派繁华景象,这种繁华在以前的西北地区是非常少见的。进入横渠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干净整洁的街道,道路两旁的文化墙装扮得五彩斑斓,宽阔的马路、干净整洁的村容、典雅幽静的环境……乡村特有的肃静让人感到非常惬意。
在横渠村村史馆参观,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眉县横渠村的解放和改革发展史。1949年5月21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王震司令员率领下,二军六师南渡渭河,一举攻占县城,眉县解放,眉县人民政府成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敲锣打鼓、欢呼雀跃。经过土地改革、分田到户,把昔日的贫苦农民变成了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彻底摧毁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耕者有其田”。新中国成立初期,眉县掀起“扫盲、识字、学文化”高潮。横渠村有夜校7所,白天劳动,晚上在夜校学习识字,并设有少年识字岗,给常用工具上写上名称,如给推车上写“车子”好记易识。他们还以“顺口溜”形式进行教学,如“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扫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改革开放以后,横渠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以德治村”,弘扬传统文化,对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横渠村“两委”班子以打造经济强村、文化名村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抢抓机遇,依据横渠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勇于创新,促进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从2011年至今,先后争取国家资金3600万元,实施了农业发展工程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全村新打机井22眼,新装变压器13个,埋设地下暗管3600米,硬化田间生产路28公里,新修砂石化道路22公里;建成横渠村新农村住宅小区,两栋80套住房,临街门面房10户。全村还投资880万元,在8个自然村修建游园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对每个自然村的街巷实施绿化、美化和亮化。
如今的横渠村,农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乡风文明和谐,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级文明村。2016年,村民严平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8年,村民魏一平、秦永宁先后荣登“中国好人榜”;2020年,秦永宁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横渠村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宝鸡市家风馆选址定在了横渠村。
离开横渠村时,虽然正值寒冬,但我的心里仿佛有熊熊烈火在燃烧。横渠村的历史变迁并不是个例,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我国农村,已经有不少“横渠村”在悄然崛起,焕发着乡村文明的新气象。我为横渠村蒸蒸日上的生活节奏与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感到振奋和自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踏着铿锵有力的节拍,乘着文明和谐的春风,横渠村和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行进在宽阔的大路上,它的前途将更加灿烂、辉煌。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