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三任村支书牵挂的香菇棚
本报记者王玲
  12月18日,在太白县鹦鸽镇梁家山村山珍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整个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制袋生产有条不紊;无菌接种间里,严格防护的工人们正在往菌袋里装菌种;立体培养间,几万个已经制好的菌袋整齐地“躺”在里面,等待“新生命的诞生”。
  “最近把袋子制好,后面天太冷了,就不能生产了。”基地负责人刘纪东说。
  记者看到,这个基地共有20个食用菌种植棚,其中,木耳棚14个、香菇棚6个。目前,基地已经形成了集菌袋制作、香菇(木耳)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不要小看我们这个基地,村上三任支书都在给它‘保驾护航’呢。”随行的一位镇上的同志笑着说。
  镇干部提到的三任村党支部书记,就是张双全、刘江来、刘纪东三人。47岁的刘纪东现在是合作社的法人。他以前在外地开工厂,后来回村里办厂。2015年被大家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后成为党支部书记)。2017年,梁家山村率先在镇上实现整村脱贫,当时,为了寻找产业依托,经过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了菌类种植。他们将村上废弃的石灰厂作为种植基地,请专家,学技术,在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下,终于将大棚建了起来。刘纪东为了更好地照顾大棚,主动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专心经营合作社。“实在顾不过来,这些棚现在是村上的主要产业,关系到几十个人的就业,我不敢马虎。”刘纪东说。
  刘江来现在是基地的一名技术骨干,这也是他收入来源之一。这个种植基地,就是他和刘纪东为村上谋划的产业。如今,看着种植基地越来越红火,他心里很高兴。
  “在农村,要做好一个产业不容易,我们以前有过很多尝试,只有这个产业成功了。《半月谈》上曾经批评过,很多合作社的产业成了形式主义,能带动群众的很少。我们这个产业不仅让集体获利,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学到了技术,有了持续性收入。只要基地不停工,村民就有活干,真正实现了家门口打工挣钱。”刘江来说。
  记者翻看基地的工资表,这里详细记录着每个月村民的打工情况,有时候十几个人,有时候二十多个人,基地平均月工资支出不低于1.5万元。据悉,来这里打工的人,已经不局限于本村,有些外村的人也慕名而来。
  从基地建成起,71岁的张双全一直在这里干活,他也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老支书。张双全当了十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村里德高望重。他以前也是村上的能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万元户。但前些年,家人一场重疾,使他们家成了贫困户。去年,村上将种植基地建起来后,张双全就在基地务工,这也成为他唯一的收入来源。每月2400多元,够他一个人花销了。
  其实,像张双全这样长年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还有6个人。同时,合作社还接受贫困户的入股,去年,合作社光给44户贫困户分红就达3.6万元。
  一晃,合作社正式运行已经一年多,到上个月,收入已经突破100万元。“我们的香菇和木耳根本不愁卖,有些客商找上门都没有货。”刘纪东说。
  如今,刘纪东注册了电商平台,申请了“石头河”商标。靠着过硬的种植技术,他被聘为县上的食用菌特聘农技员,今年还帮邻村建了10个大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们辛辛苦苦办起来的产业,不能让它垮了!我希望把这个产业做强做优,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带动更多人就业!”说这话时,刘纪东眼里透着坚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