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忆冬至的敬师敬老礼仪
本报记者于虹
  过去冬至日,宝鸡地区曾有敬师、拜师的民间习俗。如今,冬至敬师敬老这一民俗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是西府人尊敬师长、孝敬老人的传统却一直持续着。
  古人对冬至特别重视,庆祝礼仪也非常隆重,商号、手工作坊和私塾都要放假一日,民间有谚语“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肥冬瘦年”等。《宝鸡民俗文化丛书》之《精神民俗》里写道:“除学生送核桃、栗子等食品或请老师在家吃饭、喝学生敬师酒外,冬至日,私塾学东按礼制要带领家长和学生,手端方盘,盘中四碟菜、一壶酒和酒杯,赴学馆慰问先生。入室后,学生给老师生火炉、清扫房内灰尘之后,大家围坐一起,喝酒、讲故事、猜谜语。次日,学馆还让学生将核桃等土特产分给各位老师。”因此,冬至也被誉为“最早的教师节”。冬至敬师习俗从侧面反映出西府人自古就重视教育,不仅看重孩子的学习,对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相当尊敬。
  在古代,从帝王到百姓都深受尊师重道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老师恭而敬之,对道重而求之。《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师”一直受人尊敬,被人爱戴。冬至在古人眼中是一个吉祥的节日,老师又是人们最尊重的人之一,在重要的日子里感谢重要的人,彰显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除此之外,冬至也曾是古人的敬老节,冬至这天要给家里的长辈敬献鞋袜。曹魏时,曹植制作了七双白纹鞋加上许多双袜子,在冬至这天送给父亲曹操。做鞋袜给父亲的寓意是祈求父亲能够迎祥纳福,路途畅通。《中华古今注》也有冬至向长辈敬献鞋袜的记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姑舅。”说明当时有妇女向公婆敬献鞋袜的习俗。为何冬日要向长辈敬献鞋袜呢?曹植在《冬至献履袜颂表》中写道:“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由此可见,冬至给长辈敬献鞋袜有迎接福气的美好寓意。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