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西秦视点
标题导航
|
网络语言带来了什么?
老作坊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网络语言带来了什么?
本报记者张琼
日前,百度基于网民搜索及资讯浏览数据发布了2020百度沸点年度流行语,集美(姐妹)、u1s1(有一说一)、爷青回(我的青春回来了)等词上榜。
智能手机时代,不论你喜欢不喜欢,网络语言井喷之势已不可挡,尤其在年轻人的网络交流中频频出现:“柠檬精”(嫉妒别人的人)、“是个狼人”(比狠人更狠的人)、“断舍离”(断绝舍弃切断眷恋)、“雨女无瓜”(与你无关)、“杠精”(特别喜欢抬杠的人)……有人说网络语言污染了语言文字,也有人说网络语言为交流增添了活力和趣味。网络语言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不妨听听大家的声音。
使用者:给语言增添了新活力
从“美眉”到“小姐姐”(漂亮姑娘),从“萌萌哒”到“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网络语言更新迭代快,带给使用者的乐趣也不一而足。
“当十几岁的侄子跟我说‘七夕蛤蟆’时,我一头雾水。”今年38岁的市民王瀚海疑惑,为什么把单身的人叫“七夕蛤蟆”?侄子笑答:“蛤蟆的叫声就像‘孤寡孤寡’的发音,是不是很形象、很有趣。”王瀚海觉得“七夕蛤蟆”对单身的人有嘲笑意味,但他并没有批评侄子,他说:“20多年前,我自己说网络语言时,也没有伤害他人的想法,只是觉得有趣好玩。”
当听的人转换为说的人,感受会不同。1998年,王瀚海家附近开了一家“电脑房”(类似于现在的网吧),第二年,外婆花4000元为王瀚海买了一台电脑,王瀚海开始用QQ与网友聊天。当时,网络作家蔡智恒(痞子蔡)的网络言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受到年轻人追捧,书里有这些字词:“痞子,你宕机(计算机出问题,没反应)了”、“见光死”(网友现实见面后便不再来往)、“青蛙”(长相平平的男生)……很快,这些词在网友聊天时频频出现。不久,王瀚海也学会了“斑竹”(版主)、筒子(同志)、886(再见了)等词和符号。王瀚海说:“这些词只和网友交流时用,对家人和老师不讲,很快同龄人都会用了,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很新潮。”
我市网友“叽里咕噜”认为:“我觉得网络语言挺有趣的,突发奇想,灵光一现,好玩有创意,语言不就是为了人与人更好的交流吗?”“叽里咕噜”在写作文时不用网络语言,但与同学、网友聊天时,会频繁使用“286”(落伍)、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等词,网络语言甚至成为辨别是否同龄人、同爱好人的钥匙之一。“叽里咕噜”举例,“上海名媛”讽刺那些靠拼单伪装精致名媛的人,难道这些虚伪行为不能讽刺?难道只能一丝不苟、中规中矩的说话?
网络语言中确实有一些颇受欢迎且有正能量的字词,比如“给力”“点赞”“光盘”“逆袭”等,正是源自网友的智慧,给语言文字和交流增添了趣味性、新活力。
反思者:拒绝网络用语低俗化
不可忽视的是,网络语言井喷很容易鱼龙混杂,也会损伤传统的语言之美。在微博、微信、论坛、自媒体平台,部分粗鄙网络语言在蔓延。
市民李芳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个自媒体视频作者在网上讲历史故事,讲述者张口闭口“卧槽”,即使故事有趣,但粗鄙的语言让人很不舒服。她说:“讲故事的方式看似轻松搞怪,其实很不高级,粗鄙不应该被推崇。”李芳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喜欢写作,她对网络语言持反感态度。她认为,“我靠”(语气词)、“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不值得一提)等虽然是中性词,但没有汉字美感,很难流传下来,转瞬即逝。脏话演变来的网络语言低俗,“火星文”更是匪夷所思,用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等混合组字,或把汉字拆分组合,好端端的汉字被搞得乱七八糟,错别字、语病满满。李芳说:“归根到底,还是要保护我们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好好说话写字。”
网络语言大致分为缩略字母、文字的谐音和转义、符号、数字等,个性化表达是网络语言受年轻人喜爱的原因。比起晦涩难懂、文绉绉的古文诗词,部分年轻人更愿意通过便捷有趣的网络语言,来和同龄人交流。
陕西省教学能手、金陵小学语文教师赵洁在小学生作文中偶尔也会发现网络用语现象,但总体上书写规范,孩子们有时会在口语中使用网络用语。赵洁说:“希望中小学生能对我们的汉语文化多多传承,少用网络用语,甚至不用!”谈及原因,赵洁坦言:“个别网络用语粗俗轻佻,充满低级趣味,而中小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阶段,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语感方面来讲,网络用语很少用长句子,大多使用的是简洁短句,学生在写作文时过多使用,不利于语感的形成,会导致语言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再者,有些网络用语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语法不通,构词牵强。许多网络语言应用到作文中,常常表述不清,让老师们批阅时一头雾水,难以理解。”
握好网络语言这柄“双刃剑”
网络语言是一柄“双刃剑”,对语言文字的影响有好有坏,对人的交流既增添了活力也带来了沟渠,辩证地看待和选择,才能握好这柄“双刃剑”。
网友“孤烟”认为,网络语言确实存在一些恶俗、低俗字词,对语言文字是一种污染,但如果对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也不合适。网络提供了一个观点、情绪释放的场所,释放什么,跟敲键盘和说话的人有关系,网友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有筛选意识,不使用嘲笑、贬低、讽刺、辱骂他人的网络语言,提升网民素养是解决网络语言低俗化的方法。
赵洁认为,好的语言可以经受时间的检验,网络语言也需要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中国汉语博大精深,词句的巧妙组合与碰撞,带给人美好的享受。许多经典美文历经百年而不衰,譬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细腻的景物描写,准确而丰富的用词,充满诗情画意的句段,令无数读者如痴如醉。
《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文章《评“网络新造词语流行”:语言该规范就要规范》,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语言是我们民族文化生存的基石,也是民族审美意识最鲜明的体现,爱惜我们的语言就是爱惜我们的文化。”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