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政法专刊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广告•金融之窗
第08版:万象影刊
标题导航
|
坚决遏制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职工歌手大赛唱出时代风采
擂台赛大叫板让宣讲活起来
九龙山下办起农家乐
路桥通了群众笑了
助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眉县猕猴桃获最具影响力品牌殊荣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陈仓区坪头镇大湾河村:
路桥通了群众笑了
本报记者符雅琦
冬日的陈仓区坪头镇大湾河村,宛如一幅素净的水墨画,美不胜收。
12月2日,记者走进大湾河村时,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雪。一路上看到新盖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进村主干道的两旁。而在几年前,这里的村民大都还分散居住在半山上。山大沟深、道路狭窄、信息闭塞,一个村组到另一个村组要步行三四个小时,一天下来至少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出行难严重制约着大湾河村的发展。
为了先解决这个问题,2013年开始,依托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政策扶持,住在半山上的村民先后搬迁至山下的大湾河两侧。201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大湾河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之后,依据政策,大湾河村李家窝组村民全部搬入新居。人是搬下来了,可地还在山坡上。大湾河村四组村民胡春林说:“以前想把一袋化肥运到地里,全靠肩扛,来回得爬几公里远的山路,吃力不说,很不方便。现在村上修了上坡的砂石路,化肥等农资直接就能运到地头。”
大湾河村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无论是种柴胡、花椒、核桃,还是养猪、牛、中华蜂等,又或是劳务输出,如果路和桥不通,一切都是空谈。“你别看这条河不宽,逢雨天水流湍急,河水涨高,想过河对面去,难!平日村民都是蹚水过河,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制约着经济发展。”大湾河村党支部书记洪四宝指着眼前的千北公路和一旁的大湾河告诉记者,这几年,村上修了不少路,3.8公里的砂石路、1.3公里的柏油路、7公里的水泥路;陆续在大湾河上修建了7座桥。至此,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和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的问题。
当天,在一座桥旁,记者碰到经过这里的三组村民王元春。他说,以前没桥的时候,村民都是搭梯子过河,娃娃上学过河得大人背,出行不便也不安全。现在建起了水泥桥,他们到山外卖核桃、花椒方便多了!
如今,村子又搭上“生态+旅游+扶贫”的快车,发展中药材种植、经济林果、生猪养殖、中华蜂养殖等特色产业,2019年大湾河村实现整村脱贫。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有了移动网络,自来水直通家里,家家安装了太阳能,开通了一趟通往市区的客运班车……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村民高兴地说,路通了,桥架了,好日子越过越甜蜜了。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