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让母亲河重焕光彩
——清姜河治理工作小记
  张蓉
  清姜河古称姜水,发源于有“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之称的秦岭北麓玉皇山北坡,是宝鸡市渭滨区境内渭河右岸一级支流。它从秦岭山中潺潺而下,一路奔腾不息流入渭水,流淌的是千古传奇,滋养的是万千民众,被誉为宝鸡人的“母亲河”。从远古奔涌而来的清姜河,让先民生生不息,因水源涵养条件好、河流含沙量小,到今天仍是市区人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作出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的重大决策。经积极争取,清姜河重点段防洪工程列入《陕西省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从此清姜河生态治理步入快车道。
  2015年4月,清姜河市区段防洪工程开工建设,主要进行河道疏浚和河堤治理,综合治理长度5公里,新修护岸3656.9米,加固基础870.2米,实施护滩工程3处,建设下河踏步7处,清理河道内垃圾3.8万立方米。同年,清姜河截污工程启动,铺设了东、西两岸全长6654米的污水管网,彻底封堵了两岸60个污水直排口,有效改善了清姜河入渭口水质。2016年开始,我市对清姜河“一河两岸”进行征地拆迁,拆迁面积达11万平方米;同时,实施了川陕路综合管廊和灯泡厂桥改造工程。对影响嘉清水源地保护规定的所有问题进行彻底整改,拆除违章建筑4.65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200余立方米,对拆除的违建区域进行复绿。2018年,我市对清姜河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农家乐进行了综合整治,彻底拆除违规建设的农家乐经营场所,对原村民户经营农家乐搭建的彩钢屋顶进行改造,彻底杜绝再次经营。截至当年11月,清姜河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农家乐关门取缔55户、拆除11户,全面完成彻底整治工作。
  清姜河综合治理工程2016年启动,以宝鸡城市文化和历史背景为主线,清姜河生态风貌再造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一场结合城市特色、发掘历史内涵和当今民俗文化的景观建设拉开序幕。清姜河生态景观公园南起清姜河宝兰客专大桥、北至姜谭大桥、东至川陕路、西至宝成铁路,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程。2016年4月一期工程开工,在清姜河东西两岸20米和30米、长2.5公里范围内,建设绿化景观带,完成河堤护坡绿化1.3万平方米,铺设水泥压膜人行路面2100米,架设塑木栏杆2000米,建成人行塑木栈道400余米,完成“炎帝故里、幸福宝鸡”模纹栽植,初步形成清姜河入渭口段生态景观。2017年4月陆续启动了东、西两岸护滩绿化工程、喷灌工程、东岸人行步道工程、东岸河堤加固改造工程及清姜河夜景亮化工程,铺设喷灌管道7000余米,安装喷头170个,栽植乔木1873株,栽植灌木24630平方米,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打造清姜河南飞凤凰景观造型,彰显姜炎文化特色和宝鸡人文风貌。
  据了解,该工程建成后,清姜河两岸绿色景观带不仅将呈现“林水相映、人景融合”的景观,还将切实改善清姜河两岸数万群众的人居环境,成为市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建设“幸福宝鸡”贡献力量,为最美清姜河增光添彩。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