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风雨龙尾沟
王英辉
  岐山龙尾沟,皆因那条南北走向的沟谷颇似人们想象中龙的尾巴,故而得了这神奇又浪漫的名字。
  那是西宝公路北线上一段美妙的风景。多少年了,由宝鸡到省城西安,龙尾沟是绕不开的必经之地。出了岐山东门,大约十公里的光景,一轴豁然清丽的图卷就会呈现于车窗外:一沟贯通南北,在公路两侧蜿蜒伸展,绵延十余里。坡道周边,草木丛生;村落一侧,满眼葱茏,与塬畔田垄间茂盛的庄稼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尤其每年春夏之际,此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然胜境。
  岁岁年年的风雨轮回中,龙尾沟像条无形的纽带一样,将益店与故郡两个东西毗邻的镇紧紧绾在了一块。很久之前,龙尾沟被唤为“龙尾坡”,提及它,还能追溯出一则动人的传说:传说当年周处和猛虎、蛟龙并称世间“三害”,为祸一方。后来周处幡然悔悟,改过自新,决计为民除害。他在水中同蛟龙大战三天三夜,英勇搏斗,最终斩杀了蛟龙,并斫下龙头向大家宣示,群众生活始获安宁。而那一截被砍下的龙尾,扔到了十公里之外后,竟然在地上扑腾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这里便呈现出一道山路弯曲的龙尾坡。周处后来成为西晋的大臣、将领。
  “龙尾春波”乃名闻遐迩的“岐山八景”之一。有波必有水,水润沟川美。民国时期的《重修岐山县志》卷一“地理篇”载:“春波泉,在龙尾沟路北,春初冰消最早,故名春波泉。”七八岁前后的暑假里,我曾多次跟着祖母去龙尾沟的四姑家,那村子其实是西塬一组,但我们一直习惯称它龙尾沟,那是高高的土台上依北朝南的一溜庄户人家,站在院门前,脚下就是长长的缓坡,川流不息的车辆往来不绝,东行几十米,下了小土坡,顺公路北沿,一直可以走到沟底,一股清凌凌的水流由北向南奔涌着……
  我何曾知道,孩提时丝毫不觉珍贵的那一眼汩汩清泉,竟然就是志书明确载录的龙尾沟“春波泉”。长大以后,我才渐渐了解到:无数次往返的龙尾沟,在千年以前曾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
  唐中和元年(881年)三月,黄巢因凤翔陇右节度使郑畋斩了其使节后,极为恼火,遂派了尚让和王璠率五万军马前来讨伐,此二者自忖郑畋乃进士出身的一介文人、遭贬的宰相,有道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没把他放在眼里,索性连基本的作战规划也不制定,就大大咧咧地来了。
  熟谙岐凤一带风土的郑畋,料定龙尾坡会成为自己胜券稳操的福地。他让唐弘夫埋伏于植被丰茂、方便隐蔽和攻守的龙尾坡,自率数千军队,多张旗帜,悄悄潜踞在高冈,放眼整个坡道,疏阵以待。尚让等人未能洞悉出对方的策略,结果正中唐军埋伏,
  遭到郑畋所部的两面夹击,大败龙尾坡。将士们豪壮厮杀的怒吼声,似乎至今仍回响在龙尾沟的周边,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依依客舍柳如颦,夹路莺花二月春。长日画桥流润后,东风吹皱碧龙鳞。”细品元代人禹畴创作的《龙尾春波》,从这首28字的七绝诗句里,我们不难窥望700年前龙尾沟的繁华与旖旎:西去的驿道上,一排排客舍林立,古柳环绕,枝叶袅袅,路旁花草丛生,树头鸟声啁啾;伫立龙尾桥畔,沐浴春风缕缕,静观清流潺潺,水面波光粼粼,远眺塬岭莽莽,万物生机勃勃,此等醉人美景,诗意焉能遏制,才思一如春波泉水,瞬间喷薄……
  山川记沧桑,岁月任流转。
  如今,龙尾沟以卓绝的风姿始终横亘在“三沟六坡”的一端,成为数十年来重要交通线上的标志性景观。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先是我四姑家所在的龙尾沟村子整体搬迁至更为平阔的西北上游,接着便是那一段跨越龙尾沟的公路没有了往昔的坡度,被悄然提升起来。
  承载着少年时代美好记忆的龙尾沟,还有那一汪澄澈若醴的泉水,是我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留恋与回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