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神奇的拐里村
杨海军
    拐里村的无公害蔬菜张炜摄

    拐里村美景张炜摄

  在秦岭深处太白县的鳌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叫拐里。听老一辈人讲,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叫大广镇。我知道中国有个大镇叫景德镇,是“地级镇”,叫景德镇市。咱这是“村级镇”就叫它大广镇村,现在看就是个村子。听老人们说,这个大广镇历史上是个很繁华而且远近闻名的地方,还有人说那时数百里内没有比它更热闹的地方。那时候它有多么繁华、多么热闹,到什么程度,是啥年代,却没人能说清楚。只知道它曾叫大广镇,镇上大大小小的商家字号有几十家,南来北往的旅客商贩络绎不绝,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做生意,杂货店、布庄、饭庄、裁缝店、骡马店、药铺、酒坊、醋坊、油坊、粉坊布满全镇。正南水磨就有十几座,这是真的,我小时候村子南边一溜溜还有八九座水磨,而且我在每个水磨里都磨过面。
  老人们说镇上几条街道都是用青石板铺就的,这还有遗迹,村东南大路边姓闫的有十几间门面房,门口大路上有许多青石板,断断续续豁豁牙牙,有几十米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水利的时候,村上挑了一部分出来,衬在水渠上,居民都沿街道筑屋而居。每逢集日,四面八方的人都到这里赶集购物,特别是到了年关更是热闹。到底啥时候这个大广镇兴起来又啥时候悄无声息消失的,这个谜怕是没有人能解开了。
  拐里村在鳌山脚下。村东边有条龙王河,水是从鳌山上流下来的,是虢川河的主流。村子东头有座山,历史上叫石宝山,但村子没人知道。
  石宝山是座青石山,有一块石头一直从山顶延伸到大路边,在大路边的石头上留有100多个牛羊的“蹄印”。传说曾经有一群牛羊,刚从这过去爬到山上,没上去,又下来了,群里有大牛、小牛、大羊、小羊。有上的也有下的,还有的上到高处又滑下来的,各种各样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蹄印都逼真地集中在那块石头上。大牛的蹄印有碗那么大,小羊的蹄印有枣那么大。又好像是刚下过雨,坡很滑,大小蹄印重重摞摞看起来又很拥挤,上山都十分吃力。
  我每次从那里过都要蹴在那里或趴在石头上细细地端详这个奇妙的杰作。石头是黑色的,蹄印儿在太阳照射下明光发亮,把手指头伸进蹄窝里摸摸,光滑得像绸子一样,简直叫人不敢相信这是人刻的,更难以想象的是,石头那么高那么硬,时间又那么久,这么逼真的蹄印表面又那么光,它是哪位高手创作的?又是哪位高手雕刻的?如此精美、绝妙的作品得花多少工夫,从高处到低处有两丈多,谁又有这么大的能力和财富?又动这么大的心思,在这里给人们留下这么一副巨大的艺术精品。
  太白县城里老君洞的一块石碑上刻的“太白八景”,其中一景就是“金牛蹄印石宝山”。
  龙王河的水从鳌山上流下来,是往北流的,到石宝山下折个弯顺虢川河向西了。人们去石宝山下的河里,用石头草片垒个坝把水引到堰渠里。从上磨至西河坝修了一溜溜水磨,有人说大广镇上磨子还多,现在存下的还有七八座,周围十几个村子的人都撵到拐里搭磨子。
  新中国成立后,咀头成立了区,咀头没有面粉厂,干部家属吃的面粉都是拐里的水磨磨出来的。据传,村西毛家也有盘磨,毛老汉到咀头用驴把粮食从粮站驮回来,磨成面粉,再用驴把面粉送回去,两天往返一回。他年龄大了,让他二儿子智礼替他完成这个任务。用驴驮天天要叫人抬驮子、下驮子,加之褒斜道到咀头要在寨子坡上翻个岭,路又窄又陡,他嫌不方便,就干脆用背架把面粉背去,又把粮食背回来。他劲儿大,驴一次驮两麻袋,他一次也背两麻袋,跟驴驮的一样多。正月里在场上玩时,别人打秋千、打锣鼓,他给人们助兴,把碌碡顺顺掀着滚,别人掀不起,村里人都不叫他名字,叫他毛驴子,所以驴以后就跟着他姓了,叫毛驴。
  村子南到大河边村上都叫河坝。河坝村东到西有七八百亩大。一望无际,全是大石头摞,中间空隙有三五百亩地,地里土不厚都是沙沙地。遇旱就没有收成,种洋芋可好,吃着比较绵。石头摞子一个比一个大,有的石头比房还大,有的有几间房那么大。几十个人在割麦锄地中间歇气时,就坐在一个石头上,谁都不知道这么多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有人说是发大水冲下来的,猛一听对着呢,可一细想就不对了,哪年哪月发了多大的水冲下来这么大的石头?
  村子通河边有三条石头巷道,很宽,看样子是当年人工开凿出来的,两边的石墙很高很高,都是大石头堆起来的,站在巷道里看不见地里的庄稼,路面是平石头铺的。人畜常走,已经磨得没棱没角、坑坑洼洼,走在上面不小心就把脚崴了,我在那几条巷道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崴了多少回,都记不清了。石墙上长不了大树,只长点刺娃娃、小灌木,大部分是樱桃树、水桃树。杂草丛里长了许多猪尾巴、奶奶菜、野韭菜。路虽难走,光顾这里的人却很多。樱桃红了来摘樱桃,水桃熟了摘水桃,掐奶奶菜、掐韭菜都少不了你争我抢,下手迟了就没你的份儿了。特别是樱桃红了,我们一放学就一群一群去摘樱桃。
  过了大河,有一片五六百亩大的草滩叫放马滩,滩中有水、有草,还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石头。周围是草、鲜花,睡在那里,空气里散发着淡淡的花香。滩里的马蹄花一窝挨一窝,滩边的坡坡上百合、山丹丹、黄花菜,白的、黄的、红的到处都是。我们一帮五六个碎娃疯够了,一人摘一捆百合或黄花菜或小茴香回家,有的摘一大捆马莲花回家,用绳绳穿个花环套脖子上。
  如今,拐里的土坯平房都变成了二层楼,或者是农家小院,人寿年丰,不知再过几十年,不论过去的大广镇,还是现在的拐里村,将变成什么样子呢?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比今天更美丽、更漂亮!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