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浅谈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日文化属性
李福蔚
  节日是社会文化所设置的时间单位,它是以历法为循环基础的。“年年这一日”。而节日不同于一般的历日节气,因为节日有特定的时日节期、特定的源流传说、特定的主题追求、特定的节庆方式等社会文化意义。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特点。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它作为一种节日民俗文化现象,“四个特定”决定了它区别于其他历法时日或节气的标识而有其独特的属性。
  从时日节期看“农民丰收节”
  我们知道,只有一定的风俗活动同某个历法时日结合便产生了节日。“节”原意是“竹节”,是正常生长阶段不一样的地方。将“习俗之佳日”借用“节日”命名,既准确形象,又富于智慧。特定历法节气中的“秋分”时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期,是因为“秋分”是从立秋到霜降这90天的一半,此时正是“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季,又是秋收冬藏的起点、春耕夏种的终点,以此节气设立为节日是对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又体现了季节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纵观传统节日大都与节气时令有关,都是以协调人与季节物候关系为核心,遵循农活时序。节日中的“节”是传统习俗中具有特殊寓意和功能的日子,定“秋分”为农民丰收节,既兼顾南北大地秋稔节候,又彰显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弘扬。
  从源流传说看“农民丰收节”
  节日生成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度,其民俗文化就是孕生于这种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灿烂成果。自传说中的神农氏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创始农耕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以此为生、耕耘收获,播种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农耕经济与岁时变化的天然联系,决定着一年农业收成的周期变化,同时也刺激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岁时习俗文化,人们以四时变化安排调整农事、牧渔业和手工业劳动。
  节俗不仅起源于农业生产,节俗也是农业文明的体现。从民俗上看,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自古有之,中国的“春节”原本就是“春祈秋报”的延续,更有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都是在下半年庆丰收。又如哈尼族的“捉蚂蚱节”、白族的“栽秧节”等都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节日。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中华民族自古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一件蕴含人民情怀的好事。
  从主题追求看“农民丰收节”
  节日作为一个特定民族和国家时间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具有外在的客观的物理性能,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以及根据月之望朔确定的中秋、除夕等等;另一方面,还具有某一特定群体及国家所赋予的价值内涵,是节日的灵魂、节日的本质所在,是一群体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节日时间确定虽然是依其物理性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物理性能的发挥和节日文化内涵的展现会彼此消长,在多数情况,是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节日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首届是以“迎丰收、晒丰收、庆丰收”为主题;2019年第二届是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主题;今年是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同时还要揭晓“全国十佳农民”,启动聘请丰收节“推广大使”以及“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活动,节日文化内涵始终围绕“庆丰收”这个主题,一年比一年更加丰富。节日中的“丰收”,蕴含着深厚悠远的民俗文化渊源,古代的“丰收祭”,既是对自然的感谢,对稼穑有功者的感谢,也含有对来年农业年景的希望;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丰收庆典已融入我们民族生产生活的情感世界中。
  从节庆方式看“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天的农民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而是要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在农民自己的节日里,将会催生新时代的新民俗,如展示品牌农产品、乡村文化展演、乡村美食品鉴、农民文娱体育大赛、巧手大赛、颂农诗歌大赛、大老碗故事会等活动,怀忆乡愁、回味流年、记住根脉、体认过去、珍视现在、创新未来。
  总之,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农民丰收节天生具有农耕文化基因,它是我国农业文明的缩影,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将极大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宝鸡炎帝周秦文化研究会理事)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