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 合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那些语出《诗经》的西府匾额
出自《诗经·鲁颂·閟宫》象征幸福吉祥
出自《诗经·唐风·无衣》寄意舒适美好
出自《诗经·大雅·绵》寓意子孙昌茂
出自《诗经·周南·螽斯》祝颂子嗣兴旺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螽斯衍庆
出自《诗经·周南·螽斯》祝颂子嗣兴旺
本报记者王星
“螽”,这个字你认识吗?它的读音为zhōng,本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殊不知,在很多传世的匾额中,会出现“螽”的身影。金台区金河镇葛河村村史馆的门楣上,就有一块写有“螽斯衍庆”四字的匾额。
三千年前,古人就注意到这种夏日常常出没的小虫,并以它们为“主角”,创作了这首祈盼多子多福的民歌。“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这是《诗经·周南·螽斯》中的名句,其实,“螽斯”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蝈蝈”,是一种繁殖能力强的昆虫,其被视为多子多孙、兴旺绵长的象征。
《螽斯》一诗,节奏欢快,整篇文字都在颂扬蝈蝈的种族兴旺,是一首祝人多生子女的喜庆民歌。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成语“螽斯衍庆”,用来作为喜贺子孙满堂的吉祥祝福。
为什么会写诗歌颂“蝈蝈”?因为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农耕劳作都需要人力完成,由于医疗保健相对落后,造成了出生人口的成活率相对较低,所以古人就对蝈蝈这种繁殖能力强的昆虫,产生图腾崇拜的心理,由此而反映到文学诗歌作品中来,这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在明清紫禁城中,也有一道通往后宫的“螽斯门”,与“百子门”相对,表达了祈求皇家子嗣兴旺的美好愿望。
葛河村的“螽斯衍庆”匾额,原是村中葛氏祠堂内的老物件,为祝福之意,指子孙绵延,吉庆有余。这个村庄也不一般,全村158户村民几乎都姓葛,他们是明代武将葛荣的后裔。葛荣,曾随明成祖朱棣南征北战,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武略将军龙虎卫右所副千户”,并可世袭,他的侄子葛景春袭其职。后因葛荣年事已高,告老还乡,永乐年间病逝,葬于金陵河东的半坡之上。相传,葛氏祠堂从那时开始修建,而这块匾额也历经数百年,蕴含祝愿子孙兴旺的寓意。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