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 化
第08版:综 合
标题导航
|
确保工程按期建成
百合杯乒乓球赛回归
9月3日至5日在宝鸡会展中心举行
关于开展宝鸡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公众建言献策活动的公告
十二届宝鸡市委第八轮巡察反馈全部结束
培养200养蜂能手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集中供热缴费通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渭滨区神农镇:
培养200养蜂能手
张小林(中)和同事装蜂蜜
本报讯养蜂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活儿,如何帮助贫困户尽快掌握养蜂技术?渭滨区神农镇采取请进来教,下蜂场学,用“理论+实际”的方式,培训村民从事“甜蜜事业”。
神农镇地处秦岭北麓,蜜源从每年5月份可持续到10月底,比较适合养蜂。面对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神农镇扶贫干部开始思考:如何让缺技能、少知识的贫困户也掌握这门技术,靠这项“甜蜜事业”过上甜蜜生活?好的产业需要好的龙头企业来带。2015年,镇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大湾铺村成立,吸引了大批贫困户参股入社。为了让蜂农们系统掌握养蜂的理论知识,镇上采取“请进来教,下蜂场学”的办法,邀请中国养蜂协会、陕西养蜂协会的专家及西农大的老师,先后举办了6期养蜂技术培训班,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同时,镇上养蜂专业户杨吉祥等5位技术能手,在蜂场手把手给贫困户传真招,这种“理论+实际”的培训方式深受贫困户欢迎,罗虎生、马记良、张小林等一批养蜂能手脱颖而出。在蜂场里,张小林一边装罐、包装土蜂蜜,一边说:“在蜂场上班,干一天零活可以挣100元,年底还可以拿到分红。我们现在不仅生产出来的土蜂蜜是甜的,小日子也是甜的。”
据介绍,目前合作社发展社员173户,从2016年起承担全镇123户贫困户的土蜂代养任务,3年共向贫困户发放红利18.43万元。目前,土蜂养殖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本报记者卢志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