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宝鸡访古
◎顾之川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教育部考试中心特聘专家、“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主编人教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多套,出版《顾之川语文教育论》《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语文工具论》等论著数种,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文心经典”“名师语文课”等丛书,并有古籍整理著作多种。
  三十多年前,我曾多次路过宝鸡。那时我在四川重庆、成都,河南周口和青海西宁间来往穿梭,宝鸡是必经之地。我家用的木制蒜臼就是1987年寒假从重庆到西宁转车时,在宝鸡车站附近的市场上买的。但直到最近参加华樾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编写研讨会,才真正走进这座古城。参会的主要是曹公奇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也有来自河北、河南、湖北的语文同仁。研讨交流之余,我们参观了扶风法门寺、岐山周公庙、凤翔东湖以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陈仓老街等,感受周风秦韵,拜谒古圣先贤,寻访语文资源,品尝西府美食,从而深度体验宝鸡深厚的历史文化。
  感受周风秦韵
  宝鸡古称陈仓,已有2700多年建城史,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等美誉。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已1800多年,现已建成法门文化景区。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两千多件唐代国宝重器,唐皇宫专用的秘色瓷器、古罗马的琉璃器皿、武则天的金裥绣裙等,见证了大唐帝国的盛世繁华。周公庙位于岐山凤鸣镇凤凰山,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形似簸箕,像个倒写的“凹”字。山门两侧复生的枯柏,在默默诉说着周公庙的悠悠历史。进门是雕梁画栋的“飘风自南”牌坊,源自《诗经》“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凤凰是姬姓周族崇拜的神鸟,至今还有凤凰山、凤鸣冈及“丹穴凤迹”等遗迹。唐武德元年(618年),高祖李渊下诏在此修建周公祠,现在的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还有些文字或图片介绍。抗战期间,毛泽东极敬重的国民党元老程潜曾暂住在这里,留有程潜别墅。墙上镶嵌着现代人如李讷、王朝闻、贺敬之、张岱年等的书法作品。
  凤翔古称雍州、西府,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都是先秦古都,历经秦19代国君,长达294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秦穆公称霸、秦始皇加冕都发生在这里。据说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笙,引来善吹箫的华山隐士萧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去,唐代才改称凤翔。凤翔有“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诗云:“西凤美酒醇,姑娘巧手能。东湖映倒柳,幸生凤凰城。”凤翔又是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有彩绘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剪纸、皮影雍绣、漆器工艺等,如今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中华石鼓园景区内,是展示中国青铜器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在我国文物考古界,提起青铜器,有“晚清四大国宝”之说,“四宝”是指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毛公鼎和散氏盘,均是出自宝鸡的西周文物,前二者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二者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导游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周成王时的一件青铜器何尊,内底铸铭文12行共122字,其中提到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中心,“宅兹中国”。据古文字学家于省吾《释中国》考证,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拜谒古圣先贤
  岐山、凤翔之行,我们拜谒了周公、召公、苏轼、林则徐、左宗棠等古圣先贤名臣。我想,周公旦之所以受尊崇,不仅是他辅助武王灭商立国、辅佐成王平叛安邦,制礼作乐,尤明典宪,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他能功成身退,还政成王,业隆八百,丰功茂德所致。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以德服人的典范。唐代诗人白居易《放言》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可见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长期观察,不能光看一时一事。凤翔东湖古称饮凤池,相传周文王时,有凤凰飞鸣过雍,在此饮水,故有此名。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24岁的苏轼来凤翔府任签书判官。签书判官大约相当于政府办公室主任。官虽不大,但正是他少年得志之时,又是首次出任地方官,自然要大展宏图,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筑君子亭、喜雨亭等亭台楼榭。我们今天可从进门影壁浮雕上的《思治论》那句“方今天下何病哉”,可见作者心忧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在东湖,还意外地看到林则徐和左宗棠手植的柳树。在去法门寺的路上,我还看到师旷墓,岐山五丈原是诸葛亮病逝之地,千阳望鲁台为孔子弟子燕伋所筑,眉县横渠书院有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讲学地,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因时间关系,来不及一一凭吊,只能留下遗憾。
  寻访语文资源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自然特别留意宝鸡的语文教育资源,大约有三种情况:一是语文教材或读本中记述的许多故事发生在宝鸡。高中统编语文教材所选贾平凹的《秦腔》。秦腔又称西府秦腔,其核心区就在凤翔、岐山一带。“陕西八大怪”就包括“秦腔不唱吼起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作为“古诗词诵读”所选《诗经·秦风·无衣》是一首秦军战歌,激励将士奋勇杀敌,为后世边塞诗之祖,也应源于此。左丘明《召公谏厉王弭谤》也曾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出自《国语·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给后来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如今周公庙成为当地廉政教育基地。语文读本曾选过苏轼的散文名篇《喜雨亭记》。二是有许多汉语成语典故出自宝鸡。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因西周名士姜子牙,滋泉钓鱼遇文王而闻名,今宝鸡高新区天王镇有姜子牙钓鱼台。“内圣外王”说的是周文王内有圣人才德,外能施行王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说大将军韩信故意声东击西,迷惑项羽,以协助刘邦,今宝鸡有陈仓区、陈仓老街。至于“马革裹尸”出自汉代军事家马援、“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梁鸿、《汉书》作者班固,虽说是扶风人,但现在已划归咸阳。三是有些课文中所用典故与宝鸡有关。比如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诵读”所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千古名句。开头两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三秦”虽有不同说法,但一般认为指关中一带。秦朝称关中为内史,汉景帝时称“三辅”,汉武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右扶风”即指今宝鸡、咸阳一带。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散关”就位于宝鸡南郊秦岭北麓,自古就有“川陕咽喉”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另外,语文教材常出现的诗圣杜甫虽然生于河南巩县,但也与凤翔有关。唐至德二载(757年)四月,他从长安城西金光门冒险逃到凤翔,“麻鞋见天子”,被唐肃宗授为左拾遗。
  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地方来不及参观,但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周秦历史、体验大唐文化、亲近语文人物,不仅对孔子念兹在兹的“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加深了理解,对这次丰富充实的宝鸡访古之旅也留下深刻印象,可谓不虚此行!
  (肖像作者陈亮)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