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西府七夕节的乞巧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成为一个主要属于妇女的节日。七夕在我国传统节日里虽不是一个重大节日,但由于历史悠久,流传面广,积淀的节日文化很丰富。
  在西府,“七夕节”的主要节俗事象是姑娘们向天上织女星乞求智巧的活动,故有“乞巧节”之节名。由于节俗活动主要在七月初七夜,所以又有“七夕节”之名,其主要有“乞巧”“卜巧”“观天认星”“唱应节戏”“染红指甲”等节俗。
  “乞巧”之俗
  农历七月初七,月亮初升时,西府的姑娘们在嫂嫂们的指导下,在承办者的庭院或某位农家姑娘的门前,端出之前生好的“巧芽”(由绿豆、大麦等五色粮食生的芽),拿出七碟鲜果品,七位生巧的姑娘等候掐巧乞巧。此时一位嫂嫂带头祈愿八方太平,五谷丰登,瓜果丰收。
  嫂子们领唱“乞巧歌”,看热闹的人,特别是姑娘、媳妇,手拿扇子向乞巧的姑娘们扇风,边扇边唱“乞巧曲”,其韵调似“西府曲子”,其歌词如:“……六月六生巧来,七月七掐巧来,七姐七姐你下来,给我姐妹教巧来。巧的给个花样子,拙的给个鞋样子,灵的学会绣龙阁,笨的从此变灵醒。”人们反复唱“乞巧歌”,娃娃们手舞足蹈,模仿各种动作,男孩模仿握笔写字或做农活的动作,女孩模仿绣花做针线、穿梭织布的动作,名曰“得巧”。
  还曾有浮针观影风俗。七月初七中午,姑娘们要举行妙趣横生的“乞巧”比赛游戏。用碗盆之器盛水放在日光下暴晒,待水面结成一层膜,女子投绣花针于水面膜上,针浮在水面上,在水底形成不同的阴影。据说,针影呈云状、花状或鸟兽状、鞋状等,便是得了巧,因为织女赐给她的是一根灵巧的绣花针。若针影粗如棒槌,或细如线,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拙妇”,因为织女给她的是一根石杵。这种游戏叫“丢巧针”。
  “卜巧”之俗
  “乞巧”“得巧”的活动程序结束后,姑娘们将巧芽尖掐下来,丢在桌上事先准备好的水碗中。巧芽尖漂在水面上,借灯光看水下映出的各种形象,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绒、粗如棒槌,以卜女儿拙巧。映出美丽图案者,认为自己得巧,便拍手欢笑;不成图案者,沉默不语,悄悄离去。
  有的姑娘捉蜘蛛放于盆内,次日早晨观其网圆正,名曰“得巧”。七夕若发现蜘蛛在花或瓜果上结成丝网,亦认为织女赐巧,互相道贺。此外,还有辨认牛郎星、织女星的观天认星和听戏曲《天仙配》等别有意趣的西府七夕节习俗。
  (宝鸡民俗博物馆供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