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凤翔东湖
杨舟平
  鲁迅曾说:“鲁镇的早晨是在摇橹声中醒来的,那份静谧和温馨为鲁镇所独有。”而对于大多数凤翔人来说,每天清晨,一定是闻着浓浓的豆花泡馍香味,在东湖晨练人的脚步声中醒来的,那份满足和美好是凤翔所独有的。
  凤翔,陕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雍城。在凤翔城东南隅,西周时已有“古饮凤池”,战国时期的雍城是座闻名九州的水城,城周围河网密布。历经近两千年的沧海桑田,北宋时凤翔已成一旱塬,当时陕西又与强邻西夏国接壤,西夏常为患中原,北宋政府为除“夏患”,陕西的人力物力自然消耗最大,凤翔更是民生凋敝。四川水乡长大的年轻才俊苏轼,在初仕凤翔府签书判官的第一年,见“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的凤翔旱塬,经多方考察,藉“古饮凤池”扩广疏浚,引城北凤凰泉水流注入池,水多则蓄,以防涨溢,干旱则泄,以润田畴,遂成一城中湖。接着又建亭造桥、种莲植柳、筑楼成阁,终成休憩游览之所,造福后人。因湖嵌在城东,即改名东湖。可见从“古饮凤池”到东湖,直到现在,东湖一直静静地守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东湖水一直静静地陪伴着、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凤翔人。
  在凤翔,当地人倘若不知道东湖,犹如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名字一样令人不可思议。历代凤翔人爱东湖、护东湖,从明嘉靖到清同治,几经修葺;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几经毁建;从“文革”的破坏到1978年的整修,再经历届政府建造,东湖完完整整地被修复、保留至今。从收费参观到免费开放,再到如今的大东湖景区建设,美丽的东湖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迎来八方游客。
  凤翔东湖与杭州西湖因与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之缘并称“姊妹湖”,苏轼在修东湖之后二十多年才在杭州建苏堤,修西湖,东湖虽没杭州西湖名气大,但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全国有六大东湖,除熟知的武汉东湖和凤翔东湖外,还有泉州、绍兴、临海(浙江)、贵港四地的东湖,武汉与绍兴的东湖正式建成于清朝,泉州的东湖虽建于唐朝,但明朝以后就荒废了(1991年重修),临海的东湖也建于北宋,但晚凤翔东湖十年(临海东湖建于北宋熙宁四年即1071年),只有凤翔东湖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虽历经坎坷风雨,但顽强地活了下来。凤翔东湖如果从“古饮凤池”算起,历经近三千年,无断代留存,在全国城中湖、北方古园林史上也是罕见的,凤翔人乃至关中西府人一直以此为豪,难怪“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乃“凤翔三绝”,闻名遐迩。
  东湖还是一座千年园林,绕湖而建的亭台楼阁、桥堂轩榭、坊祠舟廊、奇石碑林、古树名卉等,这些古建筑、古树木、老物什就像母亲东湖的兄弟姊妹、子子孙孙,哪一个不是上百年历史:且不说始建于北宋的凌虚台、喜雨亭、宛在亭,始建于明朝的牌坊、君子亭、苏公祠以及清朝时建的春风亭、鸳鸯亭、来雨轩等,也不说“左(左宗棠)公柳”“徐(林则徐)公柳”,还有湖岸的千年陨石[西汉武帝时坠落,形状像凤凰翘首,苏轼在《东湖》诗中赞:“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音散,枝条细长之意)”]及好多参天古树,树龄在百年、千年以上就有数棵,所有这些静物、植物无一不深深烙印着东湖悠久历史的斑斑痕迹。凤翔人爱东湖,生活中离不开东湖:早晚锻炼身体、习练技艺在东湖,高兴时或遇烦心事去东湖,各种聚会活动在东湖,年轻人谈情说爱在东湖,中老年人休闲娱乐在东湖,在外务工的凤翔人回家第一顿早餐——豆花泡馍咥完后准去东湖……东湖,是世世代代凤翔人的精神家园、心灵安放之所,它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一直静静地等待着、守护着她的儿女们。
  东湖,作为凤翔的城中湖,湖虽不大,内外湖加在一起不足20公顷,城东南的雍城湖水域面积要比她大几倍,但东湖的人文历史要比雍城湖早不知多少个世纪。东湖就像一位“藏在深闺无人知”的美丽少女,依然掩饰不住她的楚楚动人,形态各异的各式古建筑,雕梁画栋,浓妆艳抹。冬梅春柳夏荷秋菊,东湖四季有花,夏秋更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国画,美轮美奂;冬日的东湖,雪后赏梅有你想象不到的美,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如果把过去的东湖比作小家碧玉,如今的东湖已是一位大家闺秀了。大东湖景区6.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分东湖主景区、雍城湖景区、饮凤苑湿地公园和六营民俗村四大板块,尤其是2018年东湖南广场的建成,其雄伟壮观的凤仪门、高大飘逸的苏轼像,令人大饱眼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书法家、文化学者言恭达先生手书的苏轼《东湖》诗石刻,刊刻于东湖南大门广场30多米巨石之上,给东湖景区再添一处人文景观,再现宋代风貌、北方风格、凤翔风物。
  如果说雍山是凤翔的父亲山,雍水河是凤翔的母亲河,那么东湖就是凤翔名副其实的母亲湖。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