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宝鸡,那些热爱写作的中老年人
◎段序培

  
  近几年来,我市中老年人出书越来越多见。他们有着富余的时间,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我们无缘相见的文化记忆,更有着深厚渊博的学术经验。他们不满足于围着孙儿转、遛鸟下棋的闲适生活,他们昂扬向上,痴迷文化,抱着对事业和人生的追求,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人生过往、人生点滴,出书集册为岁月留痕。前不久,在市科协、市老科协、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同时展出了23部中老年人作品,场面甚是壮观。他们不仅给自己的人生交一份圆满的答卷,也为读者留下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回首往昔谱写人生感悟
  八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胡云林老人经历过旧时代苦难的煎熬,也见证着如今好的时代。儿时在故乡寨里村经历过的人和事,频频出现在他梦中。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寨里村,有着绮丽的田园风光、动人的神话传说、耐人寻味的逸闻趣事、古朴的民风民俗,还有乡亲们的殷殷情怀,老人不由得拿起笔来,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与无限怀念,倾注在《寨里村记忆》这部书中,希望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思乡情结,同时让下一代了解历史,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在一次翻阅旧物件时,胡云林老人发现了一本珍贵的笔记本,上面记载了他于各个时期即兴所作的八十多首诗歌,时间跨度长达近六十年,这一道道年轮不经意间留下了诗意的辙印。老人也将它们整理在《背篓集》一书中。
  对于中年作家范宗科来说,故乡凤翔是他心灵的归宿、情感的寄托。那里有养育他的山水、疼爱他的乡亲和情思萦绕的记忆。古人云,“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即思想感情要用言语去表达,而语言则要依托文字来体现。范宗科的作品大多写的是对往昔生活的感受和经历,他用笔为生活在故土上的父辈们代言。在他的长篇小说《热土》一书中,他以曾经的工作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民在现实生活中奋斗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他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关注农民这个群体。
  常言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说是因为老年人一生经历很多,对事情也就看得更加透彻,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他们的警醒。年近八旬的王东玉老人,从事新闻写作几十年,笔耕不辍,采写了大量优秀作品。退休后,他依旧坚持勤奋学习,认真创作。在新出版的《萧箫》一书中,收集了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杂文代表作品,与书同名的中篇小说《萧箫》,展现的就是从同一所大学走出来的年轻人,面临的人生遭遇和爱情纠葛,以此引导、教育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倾心钻研留存学术成果
  提及“财富”,我们第一反应多是物质方面的,而老一辈人除了丰富的阅历、透彻的见解,还有深厚的学术经验。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老中医李东瀛,曾坐诊于陇县中医院,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之外,他潜心读书,静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退休后,他历时四年,将家传之秘和四十多年的临床探索,凝结在《奇恒之府证治》一书中,填补了中医脏象学说的空白。同为医生的刘伟,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四十余年,退休后,他没有停止口腔医学研究,总结了十多年的涡轮钻法和拔出阻生智齿经验,与北京协和医院同行一起编写绘制了《阻生智齿拔除术》一书,书中提及的涡轮钻法,不仅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还可减少拔牙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
  两位古稀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意,也为读者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
  提及79岁的梁正齐老人,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从事教育工作时,以治学严谨而著称。其实,在工作之外,他还深深迷恋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多年认真研读先贤和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梁正齐老人结合对石鼓文及其相关资料的钻研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并将多年的考究成果融入了《石鼓文辨析》一书,希望能够给读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启发,也借此弘扬宝鸡的历史文化。
  看到《宰相刘罗锅》电视剧中,扳倒大贪官和珅的人被移栽给了当时礼部尚书刘墉身上,年近八旬的王世清老人为反腐斗士王杰抱打不平,因为他发现陕西韩城人王杰才是揭发贪官和珅的重要人物之一。王世清老人反复对照历史资料,写出56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大清嘉庆首辅王杰》,为我们陕西人清正廉洁“发声”,也为人们澄清历史谬误。
  感念美好唱响时代赞歌
  打开还飘着油墨香的《太白山丛书》,年逾七旬的主编卢文远内心激动也深感充实,这部书凝聚了众人智慧的结晶,花费了五六年时间而成,作家们通过从古代到当代关于太白山的研究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从景观资源、野生动植物、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十二方面对太白山景区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做足做好太白山“山水文化”文章,为太白山文化和张载思想研究推广,提升太白山文化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后获得陕西日报传媒集团“优秀通讯员”、全省“二十佳通讯员”等荣誉的赵智宝,感念着故土和时代的美好,退休后,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笔,创作的散文集《春华秋实》由著名作家唐栋作序,并认为是一部充满家国情怀、描绘岐山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岐山发展奋进的壮丽画卷。赵智宝认为,写作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责任,他要为歌颂家乡写出更多的文学作品。
  巍巍秦岭,滋养着中华儿女,也滋养了从小生活在秦岭腹地太白县的李明绪,他对秦岭有着更深厚的感情,他将故乡山水的美和对故乡山水的挚爱凝聚在数部叙写秦岭山水文化的著作里。他还精心整理出7万余字的书稿,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兼顾人文地理历史,图文并茂地展示故乡山水遗存。
  现为水利部水利风景区专家、省水文化专家的常崇信,多年从事水利工作,退休后仍情系江河,通过对秦地多条江河溯源考察,结集江河方面论著十余部。在新书《品读江河》中,他融入多年寻访江河湖海的经历感悟,也为读者道出了祖国的深厚历史文化。
  已届耄耋之年的陈文恩,虽出生在汉中洋县,却将自己的青春和奋斗献给了宝鸡。退休后的他继续着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坚持每天五更起、半夜睡,他用《浅浅的脚印》《深深的情结》《匆匆的背影》等七部散文集,描写父老乡亲、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那些感动过的人和事,不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精神风貌和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深深地表达出他对第二故乡的眷恋和热爱。
  俗话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市老科协会长倪宝生认为,老年人甘愿将人生经历的经验总结起来,把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一生的技术精要归拢起来,求真务实、严谨缜密地用文字留存下来,为人们奉献他们自己的做事治世方略和智慧,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了一种时代特征,必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