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民政专刊
第05版:综 合
第06版:健康养生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拆•本市新闻
标题导航
|
500多名脑瘫儿童得到康复救治
临时庇护服务16例救助流浪儿童260名
福彩公益金帮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预计全年将发放500万元
孤弃儿童有一个温暖的家
关爱送给农村留守儿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关爱送给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收到礼物
义工组织留守儿童阅读绘本
本报讯近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陇县河北镇九年制学校,为该校25名农村留守儿童送去了礼物,并与孩子们开展了手工折纸、唱歌、阅读绘本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据了解,这是我市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是未成年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很容易出 现情感缺失、意志薄弱、情绪不稳、行为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基础数据摸底排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镇(街)、村(居)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台账,搭建了市、县、镇(街)、村(社区)四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督导网络。
此外,民政部门联合公安、教育、残联等部门,对无人监护儿童,指定近亲属做好临时监护,并通过镇(街)、社区联系其父母进行教育、训诫,督促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无户籍儿童,全部予以登记户籍;对辍学儿童,进行劝返入学;对因自身重病、重残等原因不具备入学条件,开展送教上门;对患有智障、听障、脑瘫、自闭症等四类残疾的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对符合救助救济、社会福利政策的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同时,从心理、行为、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援助,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 明显成效。
本报记者鲁淑娟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