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1945年春,因日寇发起对河南的进攻,流亡在河南淅川县的开封女中师生400余人,辗转河南、湖北、陕西三省,历尽艰辛于当年四月到达扶风县冯家村,在村中冯华堂先生开办的亲民职业学校继续办学,直到抗战胜利后返回河南开封……75年的光阴倏然而过,如今,在冯家村依旧能看到旧时的校舍、大门、传达室,及新立的纪念石碑,还有那段至今在村中流传的村民与师生互亲互助的佳话。
抗战时期开封女中在冯家村办学
本报记者王星
    亲民职业学校旧址

    矗立在村中的“冯云亭先生创建亲民职校纪念碑”

    2019年,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原开封女中)在冯家村所立的办学旧址纪念碑。

  
  地处扶风县法门镇的冯家村,西距县城14公里。据说,因元末冯姓、夏姓居民迁居于此,以冯姓人居多,故名“冯家村”。在距村委会不远处,有一处略显陈旧的校舍,这里是亲民职业学校的旧址,也是曾收留开封女中西迁于此的办学地,今天的故事就从冯家村讲起——
  一所流亡学校
  这是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岁月!当时光的大门被缓缓打开,带着历史记忆的齿轮,转动到那段抗战的峥嵘岁月——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教育大迁移也由此揭开大幕。1938年6月,开封沦陷之前,创立于1919年的开封女中撤离开封,流亡到豫西南的淅川县办学。1945年春,因日寇发动对豫西南、鄂西北的疯狂进攻,淅川沦陷在即,开封女中师生不得不再次流亡。
  这一次,师生们选择了陕西,因为距离近且暂时安稳。1945年3月,在开封女中校长马子奇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师生们告别了淅川的父老乡亲,背上干粮和草鞋,在敌机的轰鸣和隆隆的炮声中,跨过豫、鄂、陕三省交界的淅川县荆紫关,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商南县、商县(今商洛市商州区),越秦岭、过蓝田,千里跋涉到了西安。
  当时的西安虽无战事,但因大批难民涌入,城里一片混乱。流亡在这里的河南学生很多,当时的教育部门决定,将学生们疏散到陇海铁路沿线的各县乡镇,而开封女中被安排到了扶风县。
  不久后,开封女中的师生们坐上了闷罐子火车,从西安继续西行,经咸阳到了武功,在武功下车后,他们又坐上马车,向西北方向走了20多里,来到了扶风。
  一位大爱军人
  冯家村人崇德尚礼、民风淳朴。如今,在村中还能看到冯华堂先生办公和居住的“明德楼”,和他创办的亲民职业学校旧址,及一通“冯云亭先生创建亲民职校纪念碑”。
  冯华堂(1887-1962年),字云亭,冯家村人,因排行第九,被乡亲们称为“冯九”。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冯华堂在西安武备学堂上学时加入同盟会,后参加于右任等领导的辛亥革命军,曾在杨虎城、冯玉祥等部历任连、营、团、师、副军长等职,后调为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定居南京。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华堂愤于报国无门,决定返回故乡创办学校,并拿出自己和同僚募捐的300块银圆作为基金,兴办亲民小学以造福桑梓,后更名为亲民职业学校,为家乡培育农业技术人才。
  冯华堂先生既有军人的胆识,也有师者的贤德。1945年,当得知开封女中流亡到陕西后,他毅然收留400余名师生于冯家村的亲民职业学校,并为师生们举办了欢迎大会,会上大家一同高唱抗日歌曲,鼓舞士气。
  为解决师生的住宿问题,冯华堂要求冯家村年龄稍长的妇女每人至少认两个干女儿,要视为亲生,同吃同住。在安排好师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后,冯华堂复返西安,开展了“开封女中落难扶风,生活无着”的救助募捐活动,用募捐到的资金扩建了校舍,增添了设备。
  一段珍贵情谊
  正因为有了冯华堂的安顿和乡亲们的关照,流亡在扶风的开封女中师生们,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继续开课。
  1945年7月,开封女中初中、高中毕业班的同学都按期结业,当时在冯家村完成学业的学子们携手高唱《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开封女中师生们相拥而泣,泪眼中想起了家乡,想到了母亲。同年10月,师生们与朝夕相处的冯家村乡亲告别,挥泪返回故乡。
  时间匆匆而逝,扶风与开封却因为这份特殊的感情建立起友好关系。2019年5月,在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原开封女中)百年校庆之际,开封市教育局、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的部分代表来到冯家村,参加抗战时期在扶风办学旧址纪念碑落成仪式。这座纪念碑,不仅是一座求学历史之碑,也是秦豫文化传承之碑,更加深了开封教育和扶风教育的合作交流。
  2019年10月16日,冯家村党支部书记冯红军作为受邀代表,前往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参加该校的百年校庆活动,并受到热烈欢迎。冯红军说:
  “冯家村人不会忘记这段特殊记忆,也感谢开封女中的师生一直惦念着冯家村。”
  如今,在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官网上刊登了一篇《百年赋》,文中写道:“一九四五再流亡,流寓扶风实有幸。冯氏华堂,慷慨解囊,四百学子欣有托,重起琅琅读书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