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大儒张载
  开栏语:“关学”是由北宋大儒张载所创立,以理学为内涵,以今陕西关中地区为主,并涉及陕南、陕北以及甘肃兰州、天水一带的地域性理学。历史上的“关学”虽然很少以张载之学为宗,但大多数关学学者都继承了张载之学读经重礼、躬行实践、下学上达和崇尚气节的学风。张载及其“横渠四句”“民胞物与”等思想被历代传诵,传承至今,曾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多次引用。
  今年,恰逢张载千年诞辰,为传承关学精神和推进张载关学研究,本报特开设专栏,特邀陕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学智与宝鸡文理学院米文科博士,以十六期内容,通俗易懂地讲述张载及关学八百多年的发展史和思想精神。
  ◎刘学智
  公元1056年,北宋仁宗嘉祐元年,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显得比平时更加热闹,全国各地的士子络绎不绝、云集于此,因为第二年年初就要进士考试了,如果能考中,多年的寒窗苦读便不会白费,而且能实现“士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抱负。就在这热闹之中,一个青年人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把椅子,端坐其上,开始向大家讲起《周易》来。也许是这个青年讲得与众不同,听者越来越多。
  一天傍晚,从洛阳来了兄弟二人,他们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程颢与程颐。兄弟二人与这个青年还是亲戚,按辈分则称青年人为表叔。相见之下,彼此自然十分高兴,便聚在一起讨论学问,包括各自对《周易》的理解。第二天,正当众人等待这个青年人继续讲《周易》时,青年却说道:昨晚见了来自洛阳的二程兄弟,相谈之下,他们对《周易》的理解比我更深入,你们可以向他们请教。说完,就把椅子搬到一边,不再讲了。
  那么,这位“勇撤皋比”的青年人是谁呢?他就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关学的创始人——张载。
  定居横渠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人称“横渠先生”。
  张载祖籍河南大梁(今开封)。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张载父亲张迪在涪州(今重庆涪陵)知州任上病逝,时年15岁的张载和5岁的弟弟张戬、母亲陆氏,护送父亲灵柩,越巴山,奔汉中,出斜谷,走到眉县横渠时,因路费用尽,无力前行,加上看到附近的大振谷环境优美,于是决定将父亲安葬于此,从此,张载便在眉县安家。
  长大后的张载也曾想过离开横渠,因为在他看来,眉县地处偏远,难以聚众讲学,也不会有什么大贤名儒经过,但他又想到,父亲之墓还在这里,按照古礼,他要守护于此。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信念,即: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砺人。周人的祖先,还有孔子、诸葛亮等人原先都是居住在偏僻的地方,但后来都取得了成功。正因为如此,在横渠这块“僻陋”的土地上,最终走出了一代鸿儒和关学宗师,同时也验证了张载“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的信念。
  学术之路
  年轻时的张载喜好兵法,希望能抗敌报国,收回被西夏夺走的大宋国土。21岁时,他写成《边议九条》,赶赴延安,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意见。范仲淹召见了这位儒生。看到年轻的张载,范仲淹“知其远器”,于是劝他:“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意思是你本是一个儒生,应该好好读书才对,何必在军事上下功夫?范仲淹还建议他研究儒学经典《中庸》。
  年轻的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开始研读《中庸》,从此踏上了学术创造的道路。从读《中庸》开始,到穷究佛老之书,再到研习儒家“六经”,经过十多年的学术探索,张载最终确立起“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的志向。
  教民化俗
  嘉祐二年(1057),张载考中进士,先是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后又出任云岩(今属陕西宜川)县令。在宜川任上,张载以培养社会道德、改善社会风俗为先。他每个月都会选一个好日子,备上酒席,把各乡高龄之人请到县衙,亲自招待他们,其用意是使百姓懂得赡养老人、尊敬长者的道理。另外,张载还通过这些老人来了解民间疾苦,以及传达对年轻人的训诫。每当县里发布公告政令时,张载担心百姓不能全部知晓,于是他每次都把各乡乡长召到县里来,反复嘱咐,让他们回去一定要告诉村里的百姓。如果在路上遇到来县里的村民,张载都会询问“某时命某告某事闻否”,如果这个人说已经知道了,那就罢了,如果说还不知道,张载必会处罚传达的人。时间一长,他所发布的公告与政令即使是不识字的人和小孩子都知道,从而做到政令畅通,上传下达。
  崇尚气节
  张载后来又从云岩县令上被任命为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也就是负责处理军事文书等事情。过了两年,便因吕公著的推荐而受到宋神宗的召见。神宗向张载询问治国之道,张载以“渐复‘三代’为对”,神宗很高兴,想要重用张载,但被张载婉言谢绝了。张载认为自己刚从外地调到京城,对朝廷的新政还不太了解,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为朝廷出谋划策,宋神宗于是任命他为崇文院校书。
  一天,张载遇到了正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来参与新政,并问其对新法的看法,但两人语多不合。张载反对王安石以激进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主张用渐进、温和的方式,并特别强调变法要与民为善。对此,王安石感到很不高兴,后来张载就被派往浙江明州(今宁波)审理狱案。张载处理完案件回到朝廷后,其弟张戬却因批评变法而与王安石发生了激烈冲突,被罢免了监察御史的职务,外放为知县。张载觉得自己恢复“三代”之治的治世理想难以实现,于是借病辞官回乡。
  著书讲学
  回到眉县横渠之后,大约有七年多的时间,张载一直在横渠读书讲学,虽然生活贫困,人不堪其忧,但他却处之泰然,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接济一些生活困难的弟子,“虽粝蔬亦共之”。张载经常“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了“自得”处,便赶紧记下来,甚至“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最终写成宋明理学史上重要的典籍——《正蒙》,被称为“有‘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在教育学生方面,张载告诉他们要“知礼成性、变化气质”,即通过读书明理、践行礼义等来改变自身不好的气质、性格和习惯,最终成就理想人格。
  为了践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张载还在家乡进行井田试验、提倡礼教,以礼化关中,乡人“信而从之,一变从古者甚众”。张载的弟子如“蓝田三吕”以及关学后学,也大多继承了张载的这一学风,使得“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
  斯人长逝
  熙宁十年(1077)三月,受吕大防的举荐,57岁的张载带病入京,任同知太常礼院一职,但终因与其他礼官意见多有不合,以及病情渐重而于当年七月再次辞官回乡。走到洛阳时,张载与程颢、程颐兄弟再次相见,并一起讨论学问,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和论学。离开洛阳来到临潼驿站时,时间已进入十二月,当天晚上,张载沐浴更衣后就寝,早上的时候却已去世。张载去世时,只有一个外甥在身边,并且囊中索然,以致无法入殓,直到张载在长安的弟子闻讯赶来后,才买棺成殓,并一路护送回到眉县横渠。第二年,即神宗元丰元年(1078)三月,张载葬于横渠镇大振谷迷狐岭,与其弟张戬之墓左右相对。
  南宋淳祐元年(1241),宋理宗赐封张载为“眉伯”,从祀曲阜孔庙。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儒张子”。
  张载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礼记说》《论语说》《孟子说》等书。但可惜的是,其中有不少已经佚失,如《礼记说》《论语说》《孟子说》,不过,这些书中的部分内容又被其他书所引用和摘录,因而保存下来一些。
  思想高峰
  张载是北宋至清代的儒学思潮——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和关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心统性情”、“德性所知”与“闻见之知”,以及“变化气质”说都是理学的重要思想内容,既是“勇于造道”,又是“为往圣继绝学”;他在《西铭》中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被“二程”称为“自孟子后盖未之见”,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的精神追求;而他提出的“天人合一”和“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被世人广泛引用。
  张载所创立的关学,在关中大地上绵延八百多年,经历了北宋昌盛、金元衰落、明代中兴、清朝嬗变的历史发展,涌现出无数对陕西思想文化乃至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关学学人,如蓝田的三吕(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高陵的吕柟、长安的冯从吾、周至的李二曲、户县的王心敬、三原的贺瑞麟和咸阳的刘古愚等。但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思想如何发展,重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注重礼教、强调躬行实践、主张学贵有用,崇尚气节却是关学的精神所在,这对于我们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