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堂晚年,足不出户,闭门读书,写出了不少的读书笔记,十分精彩。读书笔记,古已有之,比较厚重扎实的是清代经学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涉及经史子集和山河地理乃至风土人情,一字一句,究其根源,文字有长有短,篇篇皆有出处,令人读一则就有一则收获;文字学家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学问功夫当与顾炎武比肩。至于当代,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中西文化互证,自然不凡——无论是顾炎武还是王念孙、钱钟书先生,大抵秉承朴学传统,离不开考证考据,一字一句,皆有来历,所成文章,论述精当,知识荟萃,“浓得化不开”,没有多少年苦读,不能明其究竟。而耕堂呢?读书笔记没有沿着这条道路行走,而是借着读书来写人,并不深究学问,以读书为引端,回忆心灵里不能磨灭的人和事——耕堂的《忆梅读〈易〉》就是这样的篇什。
这种读书笔记,读来很是轻灵,对于读书,几笔带过,重点是在叙事写人方面。他读《易》,取其《易》的“易”,易者,变化之意。易所言的变化,大到天地,小到万事万物,不居于常,“苟日新,日日新”,这是世间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而耕堂取“易”,是隐喻其情感变化,在《忆梅读〈易〉》这篇文章中,耕堂先由回忆当年在“牛棚”岁月里遇见“旧同事”,而这“旧同事”对他不错,“比较宽厚”,有一次,耕堂对这位“旧同事”说,想写一篇小说,首句是“梅,对我是无缘的”——这位“旧同事”不以为然,认为“这样开头的小说太多了,有什么新意!”而那时候,还真不是静下心来写小说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生死大事,家破人亡的问题”——在特殊年代,忽然有这样“带着浪漫意思”,显然不合时宜。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耕堂写了《病期琐事——太湖》,写到他曾经在一九五八年,在大箕山养病时,三次去无锡的梅园访梅,都没有看见梅,只看见了“满园落泪一样的梅花”,所以,才有了上边这句话“梅,对我是无缘的”——文章到这里才进入正题,却笔锋一转,由梅说到人:“事实是,梅对我是有缘的,是我负了心。”
梅是他的学生,“就在她答应和我缔结同心之时”,“也只是在延河边上,共同散步十分钟”而已,“临别时,连她的手也没有握一下”……后来,在晋察冀,偶尔见过面,“都不好意思再说话”,进了城,梅的爱人有朋友和耕堂比邻而居,遇见了几次,其中一次,在征得老伴的同意之后,会见过梅,“她丝毫没有表示怨恨”,耕堂就想,“也可能是因为我的变化,才促成她目前的幸福生活”。耕堂的妻子去世后,梅曾经“托人把她的已经失去丈夫的妹妹介绍”给他,耕堂没有应允。直到梅的爱人也去世了,梅派她的弟弟“通知了这一不幸”,她弟弟试探说:“如果再找老伴,最好找一个过去有过一段感情的人”,耕堂拒绝了,说“爱情与青春同在,尚且有时靠不住,老了,什么也谈不上了”。行文至此,耕堂引用了太史公的一段话,“盖孔子晚而喜易,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又引“《易》曰: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结束了回忆与梅的感情纠葛与往事。文章的最后,议论道:“后面两句话,是《易经》原文,也能懂得,但做起来就难了。实际是常常反其道而为之。因为这是现实,有时不容你选择。有时你会自愿这样去做,等到醒悟过来,人已经老了,或者要死了”,戛然而结。
耕堂的文章,向来言简意重,寥寥数笔,人物便活灵活现,又善于剪裁,挑选最能感动人的几个生活细节来记叙人物,不大浓墨重彩,不把文章做足,只是淡淡若流云若微风,留下很大的艺术空白——鲁迅先生很是赞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来写人物,在耕堂这里,甚是得白描艺术手法的真谛。有句俗语,“文似看山不喜平”,还真是这样。耕堂很会写文章,深得文章三昧。这篇读书笔记,实际上应该是一篇精彩的叙事散文,一波三折、起起伏伏、远旋低回,但是不觉其枝蔓也不觉其入题不能开门见山——开门见山,固然有其好处,直截了当,昆仑秦岭易于分辨。然而,此类文章不若如此写法,古人称之为“烘云托月”,先将云儿“烘”起来,再慢慢接近主题,“月”便分外明亮。当然,这两种写法,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要表达何种意蕴,曲折之情还是后法为妙。
说到梅,正如耕堂所云,北方很少见到,早春时分,惯常看见的倒是杏花,他以为“杏花开放,是北方田野最美丽的点缀。一片火红,灿烂夺目”——然而,杏花毕竟不是梅,梅是梅的风姿,梅是梅的丰韵——在我的印象里,少年时代,几乎没有见过梅,中年以后,才见到了梅,是在秦岭的深山里,一座山谷,开遍了梅,就像从冷硬的枝梢上渗出来的鲜血,一滴一滴,灿开,芳香氤氲了整个的山脉……
耕堂云,“梅,对我是无缘的”,这句话,是这篇读书笔记或者散文的内在的主旋律,伤感而低回,“无缘”便是“有缘”,世事如“易”,“醒悟过来”,才有了这等文字,除过耕堂,谁还能够再写得出来呢?梅也应该知足了——太史公说孔子晚年喜欢读《易》,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才能体会《易》的道理,所以,“韦编三绝”,追忆也是十分美好的,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从这个角度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翻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能不美好么?
柏峰:陕西蒲城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文艺理论与批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论中国散文精神》及散文集《柔软的心灵》《星垂平野阔》《空山新雨后》等20余部著作。曾获第四届、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散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