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艺术中心保留了宝鸡卷烟厂原址的烟囱,实现了旧设施与新建筑的完美融合。 由水泥工厂改造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里一步一景 长乐塬工业遗址公园保留了抗战期间的窑洞车间等建筑 变脸从锈带到秀带
提起坐落在市区长乐塬的原申新纱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82年前,从武汉西迁宝鸡的民族工业企业申新纱厂在长乐塬下的24孔窑洞中加紧生产,揭开了我市近代工业的序幕。这里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址,曾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从2015年起,沉寂多年的申新纱厂工业遗址迎来了新的机遇,经过修缮,原来的申新纱厂褪去斑斑锈迹,园区绿化亮化一新,建成长乐塬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市区北坡下的一道秀美风景。其中,窑洞车间、办公大楼、乐农别墅、薄壳车间等都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点和风貌,“退役”多年的纺纱机、织布机陈列展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教材。近年来,宝鸡申新纱厂旧址先后被命名为国家首批工业遗产、全省首批文化遗址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我市工业遗址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大国重器”先后布局宝鸡,历经半个多世纪工业化进程的大浪淘沙,一些企业及其产品逐渐退出时代舞台。一度,这些工业遗址被当作“历史的包袱”荒废或拆除,消失在城市的记忆中。随着人们对工业遗址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重新认识和塑造,如何让工业遗址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我市作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新挑战。
2019年9月,由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和西北大学6名专家教授组成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核查专家组来到凤县,对位于这里的“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现场认定核查。“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基地,承载的航天精神更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存的科研楼、机要室、力学试验室、“厕所”试验室、201洞、小泵试验室、张贵田院士之家等核心物项,对于传承弘扬“航天精神”意义重大,将成为我市继申新纱厂之后第二个国家级工业遗产,迎来开发保护的春天。
与其他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工业遗址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技术价值和文化烙印,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创业史和工业化进程,是更为特殊的文化资源。那些焕发生机的工业遗址,传承了宝鸡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基因。
转型从二产到三产
四年前,宝鸡青年王超第一次走进位于金台区卧龙寺街道刘家台村的原金台水泥厂时,目之所及都是灰色:地上是厚厚的灰尘,厂房低矮破旧,设备锈迹斑驳——这座废弃十多年的工厂就像刘家台村的一块伤疤,刺眼而扎心。
四年后,在王超和团队一点一滴的打磨下,这座废弃工厂逐渐蜕变成一个集文化、艺术、时尚于一体的产业园,在这里,80%以上的旧办公楼、厂房、仓库得到保留和改造,使怀旧工业风与文化艺术巧妙结合,赋予了水泥工厂新的生命。特别是匠心独具的空间设计,立体绿化、立体交通都令人耳目一新,开创了我市文化产业园区从无到有的先河。王超介绍说,目前,这个名为“理想共和”的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已经吸引金石影业、同创设计等40多家文化创意、出版传媒、教育科研等领域的企业入驻。最终,占地30亩的园区将容纳80家企业入驻,产生的聚合效益将远远大于同等规模的工业企业。在王超的计划中,园区将定期举办音乐节、读书会等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嫁接,提升游客的体验。
长乐塬工业遗址公园负责人张曼利说,公园将立足抗战文化主题,开发工业遗址旅游、互动游乐、大型展会等多种功能,为工业遗址赋予新的生命力。
依托工业遗存无法复制的社会价值,开发文化、旅游、展会、餐饮等第三产业,让人们在独特的审美体验中感受工业之美,是我市工业遗址开发保护的主要做法。“工业遗址不能简单地‘圈地’保护,而要让它产生新的价值。”市文化旅游部门一位负责人表示。
产业从单一到多元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范围内,随着城市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工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逐渐被人们认识。我市在尊重历史遗存、满足保护要求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保护、适度开发的方式,提高了工业遗址的利用率,既保留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印记,又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保护方面,既有像申新纱厂这样政府主导的保护和利用,如建设博物馆、公园等公益场馆;也有以企业为主导的工业遗址保护和利用,如在废弃水泥工厂上建成的“理想共和”文化艺术产业园,打造城市文化艺术新地标,实现了保护、传承、利用的完美融合。
记者从凤县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在航天六院申遗的同时,凤县已经着手整合旅游资源,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凤县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产业园区,依托凤县凤州镇航天文化遗址,计划建设航天科技馆、航天研学培训基地、航天养生基地、航天主题民宿等,努力将凤县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产业园区建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同时,利用仍在运行的“秦岭小慢车”,把西北地区工合运动发祥地、宝成铁路文化体验地和航天精神串联融合,形成县域工业旅游大格局。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工业遗址如何“活”在当下、世代传承?采访中,我市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还应注重工业遗址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以延续其生命力。例如,将老厂房、老遗产和老艺人有机结合,使工业遗址保护从“画圈”保护转变为常态保护,实现自我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