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社会新闻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读懂青铜文化学习陕西历史
《漫长的告别》
《飘》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回首,为了更清晰地前行
《一堂好课》收获良多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堂好课》收获良多
◎陈飞
我本是个好动的人,平时在家待不住,没想一档文化类节目让我眼前一亮,它就是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堂好课》。我已有几十年无缘课堂了,它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使我身体的每根神经都畅通舒适,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兴奋与激情。
《一堂好课》,好就好在它内容丰富、新颖、贴近生活,传播的是民族正气,弘扬的是时代精神。讲课的老师是国内知名度很高的文化名人和专家、明星,有了他们的授课,为节目平添了许多色彩,也提升了讲课的质量和授课的吸引力。他们中有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有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家王蒙,有电影导演陈凯歌,有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有我喜爱的音乐人罗大佑,还有获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在讲课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就如何战胜困苦、如何取得成功、如何讴歌人民、如何活出精彩人生等话题展开了演讲。开讲不凡、出口成章,字字箴言、句句珠玑,深入浅出、入木三分,给青年学生乃至全国人民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在“好课”之中,我最喜欢王蒙的“青春与文学”课,这与我的爱好有关。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他,还在文学这块沃土上不断耕耘,仅2019年他就出版了4部小说,说他是个多产作家,实至名归。用他的话说,他见到的、想写的东西太多了,写不完,只能笔耕不辍。他说自己作为作家,不是世界的审判官,而是世界的“情人”,他写书是给“情人”在写情书。他的这些话使我想起了诗人郑愁予的话:“你首先是一个情人,好的情人,才有资格做一个好诗人。”看来诗人写就的段段诗句,作家写就的部部经典,都是饱含着爱的“献礼。”王蒙给学生们讲文学创作,以及文学与青春的关系时说:“文学是语言和思维的艺术,文学是对时光的一种挽留,也是对青春的一种挽留,文学就是要让你的青春不老。”听了他的这句话,真是胜读十年书。
文学可以让时间定格,把青春留住,即使时间在飞跑,却磨灭不了文学记载下的青春年华。过去,我也有这种意识,但一时表达不清,听了王蒙老师的课后,理解了青春与文学的关系,理解了作家为什么要去写作。去年,我出版了一本《岁月记忆》,就是想给朋友、给后代、给自己留下一段青春的美好记忆,把青春定格在那个时代的画面里,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王蒙老师勉励青年人拿起手中的笔,深入生活,用青春抒写精彩的人生,讴歌时代精神。他说:“你们虽然缺少生活的经历和经验,但青年人有朝气、有精气神,敏锐、多情,像屠格涅夫笔下的青春,什么都不在乎,敢想、敢说、敢做,有激情、有活力,这就是你们写文学作品的有利条件。”
文学是打开人们智慧大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素质和精神能力。文学也能让民族不朽,让精神不灭,让生命充实,让历史延续。新时代,青年人有广阔的前景,让文学的种子在青年人的心里开花结果。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