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王农民在城里的幸福生活
——访农民作家王前恩

  段序培
  一沓白纸,一支笔,半块塑料板膝盖上一放为桌,捡来的泡沫箱子为凳,在昏暗、阴冷的地下室过道里,年过六旬的王前恩,完成了40多万字的小说集《王农民在城里的幸福生活》。在打扫小区卫生期间,他不仅用扫把给“城里人”创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还以农民的视角,用笔展示了一个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生活中,王前恩是一名小区的清洁工人;在网络和报刊上,他却是满腹才情的农民作家。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清洁工,不仅在报刊上发表小说百余篇,还先后出版了《王前恩短小说选集》《东北方的太阳》《尊严》等8部作品,共计160万余字。
  地上“绘画”心中写文
  瘦小的身躯,黝黑的皮肤,挽起袖口的工作服……初见王前恩,让人很难想象他是一名作家。今年62岁的王前恩,是我市八鱼镇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从小就热爱读书写作,从2018年起,王前恩在市区宝钛家园负责楼宇间的清洁工作。每天一大早,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他手里挥舞着他的“老伙计”跟满地的尘埃、垃圾作战,所经之处洁净如洗。然而他在心里,思索着的却是文学。
  王前恩曾当过兵,在水库工作了二十多年,后来又务农,还养了十五年猪。对于他来说,扫地既是谋生方式,更是创作的源泉。他一边观察着城市的风景,一边思考着身边的人和事。在劳动之余,放下扫把、簸箕休息时,别人聊天、玩手机,而他则拼命挤时间读书、写作,他每天给自己制订至少一千字的创作任务。
  说起自己的“文学人生”,王前恩说要从三十多年前开始。“我当了五年兵,1981年退伍后,看到村里缺新闻宣传员,因为平时爱看书读报,就自愿承担起这份工作。”后来他在水库时,繁重的工作、偏僻的环境,并没有阻挡住他追逐文学的脚步。经常下班回来累得躺在床上动不了,但他依然坚持一周写一篇小说。他的衣兜里经常揣着纸和笔,脑子一有灵感,就赶紧掏出纸笔记下来。
  倾情文学三易其稿
  30多年来,王前恩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做得最执着的事就是坚持读书。生活中的他勤劳善良、十分简朴,但对于买书却毫不吝啬,是名副其实的“书迷”。“不干活时就看书,闲了就写,书一拿到手我就觉得踏实,就觉得高兴,书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善言辞的他,说到书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言传不如身教,受他影响,儿子也喜欢看书、学习,最后顺利地考上了兰州大学。
  1987年时,王前恩开始接触到小说,很快被简约精悍、主题鲜明的短篇小说吸引,从而开始小说的创作。记得1991年时,结合水库的工作生活,他写了一篇《这片坡地》投递到《陕西日报》,没几天他就收到了编辑老师王文阁的信,说作品用语简练、构思巧妙,就是内容过长,可否压缩至一千五百字以内再寄他。他连夜修改第二天一早再次投递出去,很快这篇作品就见报了,这更加坚定了他对文学的追求。
  多年来,在孩子用过的作业本背面,王前恩趁着灵感不期而至尽情叙写,再于夜深人静时认真地抄写一遍。他把“比较满意之作”都珍藏在一个箱子里。怎样将它们上传到一些文学网站呢?王前恩筹备了很久,终于2008年攒够钱买了一部电脑,花费精力不少,但他始终“玩不转”,无奈只好拜托文友请人帮他变成电子稿。最后他会在自己的电脑上精雕细琢,他要对作品负责,对文学负责。
  沉下心思多打“粮食”
  对于写作,王前恩是有灵性的,有句话叫“水到渠成”,但他却经常是“文思泉涌”,一下笔就收不住了。记得有一个下午,他一口气写出近万字的短篇《女人泪》,老伴抱怨道:“饭不吃、猪不喂,就知道写写写,看你能写出来个啥!”
  这还真是出乎他老伴意料了,30多年来,王前恩先后在《陕西日报》《特别关注》《新故事》《羊城晚报》《小说月刊》《金山》《燕赵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百余篇,多篇小小说曾入选《中国当代闪小说超值经典珍藏书系》《英译当代中国闪小说精选集》等选集,并出版了《遍地是狼》《我的权我做主》《心碑》《回望六十年》等小说散文集。《王农民在城里的幸福生活》一书中,收录了他近年来创作的短篇、微型小说及闪小说共计172篇,描绘了社会底层务工经历及农民工生活百态。这些书籍被省市区各级图书馆和一些大专院校展阅。
  在王前恩看来,写作之路并无捷径,就是要多思考、多观察、多看书。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他所熟知的城市阅历和农村见闻,语言生动质朴,人物刻画形象,极富乡土气息,流露着对社会底层的热切关注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充满着爱与人情味。
  他言语朴实,但每句话都能道出深刻的道理。对于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避而不答,“吆喝得再紧,打不下粮食也不顶事。文学这个圈子是以作品说话的,只有沉下心写东西,才能被读者认可。”
  王前恩手中的扫把清扫的不仅是小区的环境卫生,也是他干净清白的心灵和品格。“只有扬善抑恶的作家,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三十多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文学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写作俨然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渗入了他的血液中!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