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一年级,解开各种结
何虹欣
  “给孩子绑鞋带”“教孩子上厕所”“全班学生坐在教室哭鼻子”……得知自己要带一年级的时候,各种关于一年级的“传说”便传入我的耳中。作为一名教龄十年的小学老师,第一次带一年级,我知道,我的“结”来了。
  初见学生,一名瘦弱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生日是8月29日,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学生,估计也是全年级最小的孩子。熟悉之后,我发现她听课不专心。而且,因为做过手术的原因,经常肚子疼。
  有一次,她的母亲被我叫到学校,原因自然又是孩子肚子疼。孩子母亲安慰完孩子,又随口问我:“何老师,孩子最近有没有进步一点?”我心直口快地回答说:“孩子身体弱,年龄又小,为啥不让孩子在幼儿园多上一年?……”
  话未说完,我便从孩子母亲眼里看到了无助与焦虑。“没办法,我和孩子她爸常年在外打工,实在没办法……”孩子母亲无助地说道。
  “我为什么要在一个母亲因孩子身体不适而焦虑的情况下当头一棒?”我自责地问自己。从此,我更加关注这个瘦弱的小女孩。我发现,下雨时,细心的她将自己的雨衣穿好后,还会将装雨衣的塑料袋一点点叠好;校园里碰到老师,她总会鞠躬说声“老师好”;她的声音特别好听,能把文章读成儿歌,天真无邪、纯净的童音似一剂可以治愈一切的良药。
  日复一日的关注,让我从她身上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真的不能在某一点上肯定一个孩子,希望自己可以有足够耐心静待花开,给他们时间慢慢长大,不要着急否定他们。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爱。
  父母吵架、怄气不让孩子上学;父母离异,孩子心理受打击……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一个个“结”接踵而至。在直面“结”、解开“结”的过程中,我读懂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心,也看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更加坚定了自己稳站三尺讲台的决心。我知道,我要做的是扛起为人师长的责任与重担,戒骄戒躁,尽自己最大努力,关爱每一个学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