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英雄逝去之后
本报记者冯军平孙海涛
  吕家庄村村头的检查点已经撤去,但王辉再也回不到家了;
  无边的麦田已经铺成厚实的绿毯,但王辉再也不能下地务农了;
  三岁的“小公主”依然在盼,但她再也找不到爸爸宽阔的胸膛了;
  ……
  2020年2月16日,扶风县午井镇吕家庄村退役军人王辉的生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永远定格在了27岁。在这之前的多日中,面对大疫,王辉义务驾驶着自家的喷药车,走遍午井镇吕家庄村、高望寺村、强家沟村、小寨村的每一个角落洒药消毒,44个村民小组的1.37万村民从中受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王辉“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精神,在扶风县、宝鸡市,乃至全省都迸发出巨大的光和热,党和政府、十里八乡的乡亲,又怎会忘记战“疫”中最灿烂的那一抹“光辉”。
  榜样凝聚奋斗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与行动被榜样的力量激励,就会发出强劲的动能。王辉逝去后,他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受到各级高度肯定,他被确立为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担重任、矢志奉献,凝聚起磅礴的抗“疫”力量。
  “王辉作为一名优秀退役军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用一腔热血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宝鸡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在追授王辉为宝鸡市“最美退役军人”的通报中这样评价王辉。
  “深入学习他饮水思源、心系群众的朴素情怀,以疫情防控为己任,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踏实肯干,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用青春的激情和汗水书写无悔人生。”共青团宝鸡市委、宝鸡市青年联合会在追授王辉为宝鸡市“最美青春榜样”的通报中这样写道。
  “要引导干部群众以先进模范为榜样,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更大贡献。”省委组织部等4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向张建华白胡亲王辉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中,将学习榜样的内容进一步拓展。(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全省各级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要以王辉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时代新风,把英雄精神化作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追授王辉“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的决定中,对全省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
  短短一个月内,王辉还被追授为“陕西最美退役军人”,并入选“陕西好人榜”。在陈仓大地乃至三秦大地,王辉作为名副其实的榜样,在当下和未来,将激励千千万万的陕西儿女迸发出强大的正能量。
  各界爱心致敬英魂
  关键时刻,英雄为战“疫”冲得上、豁得出,如今,社会各界也自发献上一份爱心,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慰藉英雄的家人。
  “一天,只用了一天!”中国人保财险扶风支公司负责人杨宏斌告诉记者,在启动“一元民生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应急机制后,扶风支公司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快处快赔,当天就将5万元特殊赔款送到了王辉家人手中。谈及“快”的原因时,杨宏斌说,王辉是牺牲在抗“疫”一线的英雄,大家从心底里敬佩他,因此赔付程序全部特事特办,大家希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扶风县爱心志愿团队700余名志愿者踊跃捐款超过5万元。团队监事长黄耀龙告诉记者,王辉生前参加了很多次他们团队组织的志愿服务,每一次活动,王辉总是事事冲锋在前,从无怨言。这次王辉离世,大家都悲痛不已。可以说,他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感人的志愿者之歌,将志愿者的无私无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向王辉家人踊跃捐款,是大家强烈共鸣的结果。
  王辉的事迹传开后,截至目前,包括午井商会和部分志愿者团队、公益组织在内,捐款额已超过20万元。大家的共识是,英雄已逝,捐款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大家心痛之余更会继承王辉的遗志,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
  名字铭刻世人心头
  王辉走了,他的名字不但被十里八乡的乡亲牢牢记住,更在更广阔的范围越传越响,被更多的人铭记在心。
  吕家庄村、高望寺村、强家沟村、小寨村,王辉曾经战“疫”的地方,1.37万乡亲把这名“战士”的名字刻在了心头。
  “我看见你清晰的脸庞,我记下你动人的故事,纵是我有千言万语,也难表一颗颤动的心,纵是浓墨重写,也是苍白无力,我的文字不能为你送行,只想默默鞠一躬,父老乡亲忘不了你,愿英魂安息。”强家沟村老教师赵伟宏得知王辉的事迹后悲痛万分,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挽诗,被众多乡亲接力转发。
  宝鸡广大文学艺术家自发悼念王辉,创作了大量感人肺腑的文艺作品。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郁枫在长诗《27岁的年华——致王辉》中写道:“热恋故乡的人,总会用心去焐热,哪怕一抔土,一行雁阵,或者干脆,把青春年华,都交付与疼爱自己的父老乡亲。这个寒冷的春天……定格了一位退役战士的光荣,并且,把他的名字嵌进,抗击新冠病毒的碑铭……”
  陕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菊蓉在散文《一个感动春天的名字》中写道:“让我们记住他——这个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的战士,记住他的感人事迹,记住他朴实高贵的名字。他的名字是暗夜里闪耀的星光,他的名字是寒天里燃烧的火把,他的名字是白衣天使进军的号角,他的名字是战士家国情怀的力证。”
  写下一副挽联,点起一盏明灯,献上一束鲜花,宝鸡人的微信朋友圈里,众多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这位将生命定格在战“疫”一线的英雄……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