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德育之花在陈仓大地上绽放
——陕西省宝鸡市“新时代·新德育”中小学德育行动纪实
    趣味篮球运动,丰富德育形式。

    互动课堂,让德育充满乐趣。

    课堂蕴德,让德育走进师生内心。

  中国教育报记者冯丽
  编者按:2019年12月27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发了通讯《德育之花在陈仓大地上绽放》,聚焦了我市“‘新时代·新德育’中小学德育行动”,报道了我市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亮点和做法。本报今日全文转载,敬请关注。
  陕西省宝鸡市自古是尚德重礼之地。近年来,宝鸡市弘扬优良传统,立足实际,启动实施“德润宝鸡·书香陈仓”和“新时代·新德育”中小学德育行动,逐步搭建起体系完整、导向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德育平台,成为中小学德育打破壁垒、走进内心的“金钥匙”,德育成效日益凸显。《建构德润宝鸡新模式,打造学校德育升级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德育之花在古老的陈仓大地绽放出新的光彩。
  传统文化擦亮人生底色
  “最近正在读《少年读史记》,上小学后,我已经读了1500多本书。”近日,宝鸡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庆桐骄傲地说。在宝鸡城乡中小学,几乎每名学生张口就能说出长长一串已读书名。这是宝鸡市中小学德育行动结出的硕果之一。
  2014年,宝鸡市教育局启动实施“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努力破解“高、大、空、远”的窠臼,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基础道德养成、社会责任教育为目标,以“书香养德”读书励志、“实践修德”行为养成等6项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直指心灵、“近、小、实、亲”的中小学德育。
  “脸谱是用什么颜料画的?”“爷爷你会画我不?”在远近闻名的“泥塑村”——宝鸡市凤翔县六营村的“马勺脸谱传习室”里,宝鸡幼儿园小朋友的问话逗乐了工艺师。在这场体味西府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虎脸”“马勺脸谱”“木梭”“生肖泥塑”等传统泥塑佳品,还在工艺师指导下,自己动手和泥、制作模坯,个个兴奋不已。
  在普遍开展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验活动的同时,宝鸡市开设《美丽宝鸡》地方课程,探索将当地民间艺术、民间技能、乡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引入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活动,聘请书画名家、民间艺人等担任校外辅导员,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春节赏春联、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搓花绳包粽子等传统习俗成为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
  思想引领打上“中国印记”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宝鸡高新第一中学学生代表“勿忘国耻,立志成才”的演讲,让师生们心潮澎湃。该校德育主任张宏说,经常性开展此类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让青少年铭记历史,从小树立为国奋斗的理想信念。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在中小学德育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爱党爱国,突出思想引领,强化实践育人。可以说,德育的旗帜真正树起来了。”宝鸡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伟波说。
  2018年,宝鸡市将“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升级为“新时代·新德育”,以“思想立德”政治引领、“实践修德”行为养成、“书香养德”读书励志、“礼仪育德”文明教育、“真情润德”感恩回报、“行动厚德”志愿服务、“课堂蕴德”素养提升、“携手弘德”家校育人等八大行动为统领,着力打造“顶天立地”、重实效、有特色、触及心灵的德育,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模式。
  宝鸡市教育局将中小学德育工作列入县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定期举办现场推进会,多渠道立体化宣传典型经验,在全市开创了“县县有特色、校校有亮点、班班有主题、人人有进步”的中小学德育新局面。
  今秋以来,市教育局领导分头深入中小学校旁听思政课,推动实施“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各学校加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价值引领。市、县(区)教研室牵头推动学科德育渗透工作,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并将德育作为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纳入教师培训、校本教研、课堂评价等。
  多重体验助力笃行致远
  一束麦穗,几根莲蓬,石头上画着动物,吊兰上趴只蜗牛……宝鸡市实验小学三年级(1)班教室仿佛浓缩的自然博物馆,随处可见学生在班主任李郁娟带领下从野外搜罗的“宝贝”,他们由此探索创作出各种自然科普绘本,生成了以“自然·生命”为主题的班本文化。
  教育即生活。“新时代·新德育”注重从说教向体验、从灌输向实践转变,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突出感悟体验,创造性搭建德育实践平台,使学生在体验中认识自我,提升素质,实现铸魂育人。
  宝鸡中学将远足活动作为德育实践必修课,每年组织学生徒步20多公里参观新农村建设、青铜器博物院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新建路中学将德育课堂搬进田野,指导学生种菜养花,学习稼穑之道。经二路小学设立成长卡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  我成长。
  宝鸡市还坚持“开门搞德育”,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舞台有机结合,挖掘、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构建家校合作、社会协同的“大德育”格局。连续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30期,累计培训家长3万余人次。家庭教育微信服务平台累计推送信息1000余条,关注人数超万人,点击量达20万人次。全市中小学注册家长义工2万余人,在全社会掀起了“传承好家风、争做好家长”热潮。家长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助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