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一般是在古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死亡以后,用石材制作记述其籍贯、生平以及家族谱系子女情况的石刻,由盖和身两部分组成。墓志上刻的文字被称为墓志铭,但由于并非所有人死后都有墓志陪葬,因此墓志上记述的事件往往可以印证史书并补充史书的不足,从而为史学研究者所重视。
今年10月22日,扶风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下乡调查田野文物时,听说绛帐大营村家族祠堂中有一件早年发现的墓志,查看后发现,墓志基本完整,字迹也清楚,释读之后,内容颇为丰富,有一定史料价值。
墓志第一部分按常见格式描述其籍贯先祖情况。从文字记述看,墓主是宁双园,先祖是延安洛川人,因为在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从军并征讨平定陕西,被赐地在左中卫所,所在地就在今天的大营村(明代中后期这里被称为大营寨)。这实际上就是天下初定时采取的军屯,即平时为民、战时为军的军队管理模式,其先祖应该是那一批军人被赐地并落户此地的居住者之一。
第二部分说墓主个人简历和生平。先祖传至第七代宁志聪时,志聪先后娶了均为李姓的妻妾,原配生三子,未具名,妾生四子,墓主即妾生长子。他与其他兄弟年龄相差较大,而且天资聪颖,但凡看过的书,很快就能理解其含义,志文说教书先生都觉得很惊奇,他的人生似乎正向着“学而优则仕”的方向发展。然而一场由于“兄弟分爨(音cuàn)”的事件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墓志没有详细说明分家方案和过程,但从“不果”二字看,大概也是和现在生活中分家引起的矛盾一样,估计因为他是继室所生,又加上母亲去世早,这次家产分割他并没有得到公平待遇。所以无论出于气愤还是限于经济条件,总之他从此放弃了读书,转而务农开馆(开私塾教书),家庭情况慢慢有所改观。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分家不均造成家境较差的情况,因为先人几世居此却没有可供休闲的园子,于是他就买了两所园子算是尽孝,这也是他号为双园的由来。
除了经营外,在明代万历乙亥年陕西发生大饥荒时,他的二弟早死、弟媳改嫁,三弟、四弟分别逃荒到甘肃秦安和陕南汉中勉县,他与妻子李氏在家养活三弟四弟留下来的孩子,把他们当作自己孩子一样。内弟李喜因为妻子自缢身亡(未说原因,大概也和家庭矛盾有关)后,兄弟怕惹官司逃往外地,他又主动担负起养育其子的义务。在大饥荒之年加上瘟疫肆虐,一个外地皮匠一家五口行将饿死,他及时送去数斗粮食。皮匠一家对他感恩戴德,称其为再生父母,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墓主是一个宅心仁厚、具有仁慈心肠的好人。
也是由于其富有同情心且性格柔弱,家族中的强势之人不断想方设法侵占他的财产,对此他除了委曲求全外别无他法。家族中的老祖母劝他说,要多做好事,自会有好运,这些话才使他的心情略有好转。从此他和妻子铺路修桥,做了很多好事,最后他们二人同在万历乙 卯年(1615年)相隔5个月先后因病去世,分别享年79岁和78岁。
墓主的小儿子宁应玺考取秀才后,在贡生张纪女婿的私塾里教书。张纪和墓主早年在一起乡试时相识,所以两家关系比较密切,在应玺的请求下,张纪为宁双园撰写了墓志。
此墓志除记述墓主先祖的信息外,还提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大饥荒事件,为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墓主有三个儿子,前面两个虽然在家务农,但是家室却是一妻一妾,可见这种妻妾形式的夫妻结构在当时比较普遍,这件墓志的发现为我们展现了明代晚期大衰落时期的百姓生活状态。
(作者系扶风县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