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言恭达: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主席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顾问。
言恭达的宝鸡翰墨情缘
赵会科

  言恭达,是一位有关学大儒张载所言的“四为”之心的全国书法大家。
  我与言先生2016年、2017年先后相聚在河南省安阳市、江苏省镇江市。当时,我被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入“鼎甲”全国首届古文字高研班学习,先生被中国文字博物馆聘为顾问为我们授课。
  在安阳和镇江分别聆听了先生《中国书法文化的核心价值》《篆学探真(笔墨谈)》两次讲座。课间,先生向我赠送了作品集,特别是看到先生为镇江米芾书法公园门牌题写的长联时,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这个心灵撞击不仅来自于先生的广博学识、对后学的殷殷期许勉励,还来自于先生礼敬传统文化、助力地域文化发展的社会担当精神。更令我敬慕钦羡的是,从2018年至2019年,先生在其学生杨晓辉的牵线下,与宝鸡结下的“翰墨善缘”。
  先生师从中国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金石学家爱新觉罗·沙曼翁。因为随着他长时间跟随沙老学习篆书金文,知道在宝鸡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了始祖炎帝,孕育了仰韶文化,出土了何尊、大盂鼎、大克鼎、墙盘、毛公鼎、石鼓等众多国宝重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周秦文明。正如先生所说:“宝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的根与魂都在这儿,这块宝地让中国人自豪与奋发,也让我们这些书艺工作者追梦至今。”
  正是基于这种敬畏国学经典、弘扬传统书法文化的强烈情感和文化自信担当情怀,年过古稀的先生近年三次来到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历史文化名城——宝鸡。
  先生第一次来宝鸡是2016年7月16日参加学生杨晓辉的婚礼。当天在凤翔县城西凤酒文化主题酒店,我也前往祝贺。当时,先生题写了“德修立义”四尺对开书法作品以贺勉。这个看似平常的师生婚礼道贺,但我认为其文化意义不仅在个人、家庭,更在于言先生对晚辈成家、立业、成大才的深情嘱托和期许,更为宝鸡培养了一位将在全国书画创作和研究方面有影响的青年才俊,更在于对师徒授受文化、中国传统婚礼风尚的大力弘扬。
  第二次来宝鸡是2018年3月22日,言先生带领抱云堂书院首期书法访学班全体师生40余人,来宝进行访学游学、开展讲座和书赠作品。全体学员前往宝鸡中华石鼓园参观访学,在言先生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亮院长的讲解导读下,走进“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青铜器主题展厅,进行观摩学习;穿越周秦文明的时空隧道,感受青铜器文化的魅力,追寻中华文明发展的渊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紧接着,先生应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文理学院之邀,在宝鸡文理学院为访学班全体学员、宝鸡各界文化专家学者、书法爱好者及文理学院广大师生300余人作了题为《当代文化的思考》讲座。先生在讲座中强调,当代文化的新觉醒是“以道为本,以德为基”——技进乎道时代文化创造与未来发展的觉醒,是文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与履职的觉醒,是“周知万物,匹夫有责”的时代人文创造精神建设与完善的觉醒。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其要义是核心价值与现代艺术精神的重建,这是当代文化人必须同时具备的一种品格、一份情怀!讲座结束后,在座谈交流中他建议宝鸡充分利用好文化和历史资源,探索适合宝鸡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道路。
  翌日,先生顾不上休息就与访学班全体师生前往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凤翔东湖、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等地进行参观访学,出席由凤翔县人民政府主办的“言恭达书苏轼东湖诗石刻”落成仪式。公元1061年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主持修东湖并写下了咏湖之作《东湖》诗一首。凤翔县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抢抓我市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大东湖、大灵山、大雍城遗址三大景区。2017年,在杨晓辉的联络下,时任凤翔县县长霍铁桥、县政协主席鲁立赴北京拜访言恭达,详细介绍东湖景区建设情况,并邀请先生为东湖景区书写相关文字内容。言先生说:“宝鸡出土的青铜器、石鼓上面的文字,都是习书者临摹的佳作,我的书法也师法乾隆年间凤翔出土的散氏盘铭,加之我很喜欢苏东坡和宝鸡,当然要完成此作。”如今,言先生无偿创作的清逸、浑朴、简静风格的隶书长卷,勒石刊刻于东湖南大门广场30多米巨石之上,给凤翔东湖景区再添一处人文景观,丰厚了其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也再次彰显了言恭达先生的艺术使命和担当。
  第三次来宝鸡是2019年7月13日,言先生与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江苏省、南京市部分领导师友和抱云堂学生,共同参加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言恭达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捐赠篆书金文《诗经·大雅·绵》书法作品仪式。
  言恭达先生捐赠的金文巨作,纵1.9米、横7.1米,书写主体内容为《诗经·大雅·绵》,共224字;以散氏盘铭为基,融会其线性体势,毛公鼎之章法,贯以行草笔意书之,加上结字之参差,书势之欹正变化,给人一种高古雄厚、劲健朴圆、恣肆简静的率真风神;为当前其大篆作品中字数最多、尺幅最大、风格最为出彩的作品。
  正如杨晓辉在其评论文章《周原月无
  月无,其命维新——言恭达篆书〈诗经·大雅·绵〉的艺术特色和时代价值》中所说:“远观章法,疏密有致,因形生势,错落自然,一派虚实相生趣味盎然之气。再看结体,欹正参差,体势各异,呈现遒劲开张顾盼生姿的视觉形式。近察运笔,逆入涩行、绞锋使转、平出虚和、融行草笔意。细品用墨,浓淡燥润五彩焕发,墨色万化浑然天成。”
  言先生为什么向宝鸡精心创作捐赠巨幅大篆作品《诗经·大雅·绵》呢?我想这不仅是其骨子里对周秦文明、书法传统经典的敬畏,更是其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复兴的博大艺术情怀使然。正如先生所言:“来到宝鸡,我们为了朝圣与问道,因为这里散发着民族历史经典的光芒。我与‘相叙抱云堂’的同道们问道经典、敬畏经典、守护经典、回望经典、致敬经典。”这次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创作的巨幅大篆作品《诗经·大雅·绵》,其文化意义重大,既为有志于书艺创作的后学同道作出了时代书风创新的范式,更为书法如何服务社会、推进宝鸡文化对外交流合作,配合即将在我市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营造了良好氛围。
  其实,熟悉言先生多年来为政、为艺、为人、为社会行迹的话,在宝鸡的“翰墨善缘”仅仅是其大海胸怀中的一朵沁人心脾的浪花。先生为政,认真履职,关注民生。特别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时,深入基层调研,每年提出多件与文化、“三农”相关的发言和提案。正如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不了解社会、不关注民生、不感悟生活的艺术家,一个对现实不具备人文关怀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绝不可能被时代认可,成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我不愿意也不会做一个蜷缩在书斋里的文化人、一个时代的隐者。我主张我现在所从事的诗、书、画、印的艺术创作,必须将传统的特点、时代的特质与个人的特色有机结合,这就必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先生为艺,深入传统,艺文兼备,反映时代,“以篆入草”,创造创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他选择何振梁在莫斯科申奥时的陈述演讲,完成17米大草长卷《我的中国心》;2010年,上海第41届世界博览会时他创作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草长卷;201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他创作的48米长卷《世纪脊梁·推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伟人诗文》在夏威夷APEC文化论坛展出,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2017年,为纪念建军90周年,他又以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代表作为内容,创作32米长卷作品《军魂颂》……先生为人,坚守文化惠民的原则,把民生情结刻入心底,多年来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四川雅安等地震灾区和安徽贫困地区、江苏红十字孤儿学校、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江苏省体育发展基金等,无偿捐资数千万元。先生为社会,许多次以书法创作为媒介,不断让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建立“南京言恭达慈善基金”“东南大学言恭达教育基金”“北京语言大学言恭达艺术文化教育基金”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言恭达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基金”,用一个书者的力量阐释并传递着中华文化“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思想境界。
  这难道不是新时代躬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为”精神的中国书家伟岸形象吗?
  有诗赠言先生曰:
  “恭从书道数十年,达惠苍生谁人攀?
  篆隶双辉雄厚意,万千佳墨写善缘。”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