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廉政广角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今日高新
第08版:热力专刊
标题导航
|
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质
小线索挖出大案件
收党费(小小说)
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展
开展廉政教育锤炼优良作风
为老党员送学上门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质
谭逊
“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质”是人民功臣张富清服务人民、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色写真,是知足感恩、忠诚担当的价值写实。这句话既是崇高境界的具体体现,也是反腐倡廉的底线坚守,每个人都应视其为座右铭,做精神上的富翁,不做物质上的奴隶。
纵观张富清老人的壮美人生,从战火纷飞中一路走来屡建功勋,在艰难岁月里披荆斩棘连创佳绩,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兵,不张扬、不摆功、不索取,多年住在墙壁泛黄、墙围褪色、家具斑驳的老式职工宿舍,当了半辈子干部,家里人没“沾过光”。这是对“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质”的最好注解,是不忘初心的生动实践,是人民功臣的不变本色。
富足于精神,就要勇于担当,以忠诚实干实现人生价值。战争年代冲锋陷阵当“尖兵”,建设时期不畏艰难做“公仆”,以真真切切的工作实绩回报党和人民,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与得失,这是张富清老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永恒精神追求。周恩来总理晚年几次大手术之后,忍受病痛折磨仍然忙于国事,忘我工作,这份坚韧与执着,源于一位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为追求中华崛起而凝聚的精神力量。
时下,好多人衣食无忧,住有房、行有车,却时常萎靡不振,很大程度上就是精神空虚导致的。精神力量可以让人焕发精气神,给人强骨补钙铸魂!因此,我们应该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实干担当的务实作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精神追求、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者。
清廉于物质,就要甘于清苦、抵制诱惑,筑牢反腐倡廉防线。生命有长短,精神永流传。物质与精神比起来,物质固然重要,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只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面,过分追求物质,而没有一点精神追求,那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会滑向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罪恶深渊。看看这些年打的“老虎”、拍的“苍蝇”,动辄受贿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就是因为他们忘记初心,思想滑坡,无法抵制诱惑而让廉洁防线一触即溃,最后落得身败名裂泪洒牢狱。
古人云,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每个人都要经得起诱惑考验,始终挺纪在前、遵纪守法,筑牢廉洁防线,对物质享受追求不要太高,莫攀比,知足常乐。有人可能会说,还想给子孙留些财富哩,让子孙也衣食无忧。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所以,要留还是给子孙留些精神财富,激励他们有斗志、有梦想,自己奋斗吧!
当一个人精神追求大于物质追求的时候,这个人是幸福的,因为精神满足才是真正心底的满足。做一个“富足于精神、清廉于物质”的人吧,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为自己不负初心、无愧社会的一生而自豪!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