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邵菲菲
当您节假日和家人外出游玩,驾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欣赏着窗外的美景时,是否想过,脚下的这条路,多少养路工挥洒过汗水?多少人付出了青春年华?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红升、王彦龙和王喜成,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养路工,是宝鸡公路事业发展的奉献者和见证者。
推独轮车修砂石路
“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养路人。他当时住在废弃的窑洞里,在外修护路面,一出去就是一天,饿了就吃干粮,经常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一提起父亲王红升,今年58岁的王彦龙打开了话匣子。
王红升上世纪50年代进入交通行业,开始了长达30年的道路养护生涯。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宝鸡交通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通往各县区的道路只有四五米宽且全是土路,一下雨,路上坑坑洼洼满是稀泥,群众出行十分困难。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关部门将道路铺成砂石路,虽然比以前的路干净、“抗击打”能力强了,但仍经受不住大暴雨的“袭击”,轻则路面坑坑洼洼,重则被冲毁。
每次雨过天晴,王红升和同事们就忙了起来。当时,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步行,独轮车、扁担、大竹筐、锄头、铁锨,就是他们所有的劳动工具。他们在河滩里找来砂石,有的用独轮车推,有的用扁担挑,还有的两个人用大竹筐抬,用砂石将坑坑洼洼的路面填平。由于交通和生产工具的落后,工作效率很低,一天也干不了多少活。
那时,王红升和同事们的居住生活条件也非常差。他们住在废弃的窑洞里,自己搭灶做饭。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加之离家太远,王红升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从天明走到天黑,第二天天没亮,又得急匆匆地往养护工区赶。
“当时,父亲很少回来,有时回来我们都睡了,第二天还没见面,他又走了。我经常埋怨他,嫌他只忙工作,不顾家。当我成为养路工后,才渐渐理解父亲。”王彦龙说。
机械化养护新公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宝鸡的交通事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上世纪80年代,通往各县区的道路变成了渣油路,路面拓宽到七八米,群众出行方便多了。但渣油路“害怕”太阳,夏天太阳一晒,路面就会泛油、变软,车轮碾过,就出现鼓包,每次都要将它铲平,重新修补。
1980年,王彦龙接了父亲的班,成了一名养路工,在虢镇道班从事道路养护工作。19岁的他,当时最头疼的事就是手工拌料。
那时,市交通部门在每个县段建了油库,用来储存废油渣。王彦龙拌料前先把石头铺到铁板上,再往铁板上倒入油渣,然后站在旁边不停“翻炒”,温度上升至200℃,人热得站都站不住。他和同事穿着长袖、长裤,轮流作业,经常会被溅起的油烫得脸上、手上都是泡。“炒好”的料经搅拌机搅拌均匀后,用翻斗车拉到路上,再倒入摊铺机摊铺路面,最后用压路机将路面压实。
2005年,宝鸡的交通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通往各县区的道路全部变成沥青混凝土路。交通部门专门建设了搅拌厂,进行机械化拌料,王彦龙和同事只负责修补路面,他们再也不用在200℃的高温下“炒料”了。
造四季景建美公路
上周末,市民刘博一家三口开车去凤县游玩。车辆在宽阔的212省道上行驶,道路两边绿树成荫,盛开的鲜花迎风摇曳。
212省道是前往凤县、汉中的主要道路。为改善道路环境,方便群众出行,2015年开始,我市开展了美丽干线公路创建活动,212省道就是参与创建的9条国省干线公路之一。2015年,212省道被评为“美丽干线公路”。
2011年,受家庭影响,王喜成也加入了“公路大家庭”,成为周家庄道班的一名养路工;两年后,被调到金渭公路管理段观音山道班工作。从那时起,他和同事在养护道路的同时,还加大道路巡查、疏导力度,修整绿植、种植花草、设置“风雨候车亭”,方便群众雨天候车。王喜成还经常带领同事疏导交通,抛撒融雪剂,为滞留司机提供热水和食物,在保障道路畅通的同时,为群众送温暖。
“班长,不好了,一辆油罐车在道班附近的路上自燃了!”2018年5月9日下午1点,正在餐厅吃饭的王喜成得知油罐车自燃后,立即带领同事边往事发地点跑边给消防队打电话。到达后,他们分成三队,一队劝导围观群众撤离,一队疏导交通,另一队用沙袋堆隔离带。消防员赶到后,他们还协助灭火,直到凌晨1点,道路才恢复畅通。这时,王喜成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奋战了12个小时,没吃、没喝、未合眼。
宝鸡交通事业发展至今,县区道路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养护。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的日益提高,我市交通部门在养护道路的同时,还不断加大绿化、亮化工作。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美丽干线公路”已达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