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应急管理专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广而告之
第08版: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
宝鸡摩崖石刻上的笔墨故事
心红峡摩崖石刻称赞蜀道
营头摩崖石刻记述宁戚渠
箭括岭摩崖石刻与宋代雅士
扶风群众秦腔歌颂新时代
用小说演绎北首岭传奇
借油画捕捉自然之美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营头摩崖石刻记述宁戚渠
■本报记者唐晓妮
宁戚、水渠……这是眉县营头摩崖石刻的几个关键词。我们不妨顺着这些关键词,找一找它背后的故事。
8月28日,记者一行在眉县营头镇营头村(原街道村)东南方向的峪口附近,看到了营头摩崖石刻的真容——一块未经修缮的天然岩石,高三米、宽两米;岩石上刻有165字,凿痕深约0.2厘米,字体均为楷书,题刻年代不详。全文分为九段,记述的是明代至民国年间七次整修宁戚渠的历史。从题刻内容看,康熙年间的修缮由眉县县令梅遇率众人完成,民国初年的修整由原清末御史王步瀛父子率众完成,其余多次修缮都是沿途用水村民共同出资整修。从落款看,明清以来,宁戚渠沿途的村名变化不大,只是“五堡十三寨”所指村寨目前尚有异议。
“摩崖石刻说的是宁戚渠的修缮史。不过,宁戚渠的修建还得从宁戚说起。”据当地村民介绍,宁戚曾被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是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据《眉县志》记载,当时寄居在秦地的宁戚发现,当地土层深厚且土层中夹杂砂石,凿井极难;若遇到少雨季节,井中断水,老百姓只能到远离村子的河边去背水维持生计。于是,宁戚查看地理之后,顺着地势,引“赤水”(今红河谷之出水),修建了一条源于营头赤谷口内,沿途经营头、金渠两镇众多村落,绵延十多公里的便民渠,解决了老百姓的吃水难题。为表达对宁戚的感谢与纪念,当地老百姓便将此渠命名为宁戚渠。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营头摩崖石刻的陪伴下,宁戚渠缓缓地流到了当今的新时代。如今,经过当地政府多次维修,原渠址已被改造为水泥、石块衬砌的渠道,部分渠段用水泥板覆盖。现渠底宽0.8米、渠深1米,绵延十多公里,可灌溉营头、金渠两镇农田一万多亩。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