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健康
第06版:副刊
第07版:社会新闻
第08版:专版
标题导航
|
故乡与天堂
说说宝鸡的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说说宝鸡的桥
王发建
有人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宝鸡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渭河穿城而过,河上一座座的桥梁成为宝鸡城市的名片。
1993年底,我刚从军校毕业到宝鸡某部队实习,第一次坐4路车经过老桥,只有半面桥横亘在河道,很是好奇。有一次在老桥附近恰好遇到一位老人,他给我讲述了这座桥的经历。过去这座桥是一座木桥,是当地老乡自筹资金修的,木桥时间长了,桩木泡在水里腐朽了,一遇大水整个桥就毁了!当时,民国政府为了解决两岸交通问题,于1948年11月在渭河上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公路桥梁,大概有一里多长,是那个时代宝鸡的标志性建筑。记得,1949年5月桥建好了,渭河两岸的老百姓兴高采烈,到处是放鞭炮的,大家在桥上走来走去,如同过年一般。从此,两岸的人再也不靠摆渡过河了。上世纪90年代初,渭河涨大水,眼看就要没过河堤,为了行洪老桥被炸了一半。2002年12月,市政府在老桥原址旁新建的神农大桥(新世纪渭河大桥)建成通车。运行半个多世纪的老桥,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这座新建的神农大桥,引得不少情侣来拍婚纱照,成了宝鸡的“鹊桥”。
1960年前后,长岭、烽火、宝桥等好多大厂子搬到宝鸡,渭河两岸的企业和市民越来越多,为了缓解渭河老桥交通压力,1969年初,市上开始建设又一座渭河大桥——胜利桥,于1970年10月竣工。胜利桥建成后,大大缓解了当年宝鸡交通拥堵的窘境,取名“胜利桥”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2003年8月,胜利桥整修,两边各加宽4米人行道。
华灯初上,神农大桥、胜利大桥、金陵一桥,与渭河拦河闸(步行桥)遥相呼应,掬起波光粼粼的金渭湖,尽现“三桥夹明镜,悠然落彩虹”的胜景。当年,与胜利桥同期建设的还有宝成铁路大桥、卧龙寺大桥、虢镇渭河大桥、蔡家坡渭河大桥,从西到东一座铁路和3座公路大桥通车,方便两岸人民生产生活,不仅是承载城市交通发展的缩影,更是工业城市崛起的历史见证。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宝鸡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交通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再建一座渭河大桥已成为两岸人民的呼声。上世纪80年代末,金渭大桥应时而建,1990年10月建成通车,桥全长660米,老百姓也亲切地称之为“新桥”,蕴含着老百姓对改革开放的无限憧憬。新桥后改名为宝商渭河大桥,2008年2月更名为金渭大桥。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宝鸡市区建成的第一座渭河公路大桥。2005年底,总投资4420万元,长830米、宽18米的福潭大桥建成通车,将城区西部的两个桥头堡连接——福临堡和姜谭地区连成一片,福临堡百姓去植物园成了几分钟的事,姜谭地区百姓去西关也是分分钟的事。
为了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宝鸡“东扩南移北上”的发展战略,连接高新区和市行政中心的蟠龙大桥于2003年11月5日开工。大桥总投资1.3亿元,全长1146米,2008年5月30日建成通车,是宝鸡历史上建设耗时最长的一座渭河大桥,也是当时位居亚洲第四大单索面斜拉桥。这座大桥经受了当年“5·12”地震的考验。今天蟠龙大桥伸出两只红色的擎天巨臂,横跨渭河,盘踞在宝鸡市行政中心与宝鸡南站之间,让山水宝鸡更显大城市的张力和品位。
如今,渭河上不仅有大家闺秀般的数座功能性公路大桥,还有一些长短不一、如小家碧玉般的吊桥、步行桥、廊桥,彰显着宝鸡独特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文化底蕴。
峪泉路步行桥,是一座全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曲线景观桥,把峪泉路与渭河南河堤平接,向北跨越渭河,与文化路方向的渭河公园河堤台阶相接。2012年5月1日竣工通行后,在渭河北岸晨练完的人,每天提着菜篮子走过步行桥去中滩路露天蔬果市场买菜;渭河南岸的市民步行去繁华的经二路上班、购物。从早市开始到晚上,过桥的人络绎不绝。
渭河陈仓园吊桥,南接铁五处、宝光片区,北连上马营渭河生态园,是一座步行桥。桥下的橡胶拦河大坝托起了一汪碧水。夕阳西下时,行人徜徉在吊桥之上,清风徐来、水鸟翔集,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映照着落日的余晖,美不胜收。
东岭廊桥,是陕西东岭集团捐建的一座中华文化集萃景观桥,于2012年10月建成通行。廊桥横跨渭河,南接陈仓老街、太阳市、茵香河景区、石鼓山公园,北衔东岭新城。桥长684米、宽6.5米,整个桥身为仿古周秦风格建筑,构造独特、新颖。桥面以上为双坡长廊、六角亭,桥墩上为双层重檐塔楼,廊、亭、塔楼古朴典雅。桥体装饰诗词歌赋石板、人物浮雕、历史文化地雕及中国历代铜板名画,点缀、凸显宝鸡姜炎、先秦、先周文化和地域文化风韵,堪称古典建筑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徜徉在廊桥上,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在这里一幅幅历史画卷让你沉醉——南岸是金碧辉煌的石鼓阁,北岸是东岭城市综合体的一幢幢高楼,西边是五光十色的金渭湖,顺桥而下的一道道金色水帘,与东边的一帆风顺亮化景观交相辉映。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宝鸡路桥家族又将新添8个新成员,分别是陆港、联盟、植物园、团结、钛谷、清溪、陈仓、虢镇大桥。如今,植物园大桥通车运行,联盟大桥、陆港大桥也将在国庆前后通车,另外5座大桥正加快建设,届时宝鸡市将形成“南北畅、东西快”的城区交通体系,必将促进宝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周文王姬昌“迎亲于渭,造舟为梁”,为了渡过渭河去迎娶美丽的新娘,用船只架设浮桥。如果今天您从空中俯瞰,褔潭大桥、植物园大桥、神农大桥、胜利大桥、金渭大桥、东岭廊桥、蟠龙大桥、卧龙大桥、凤凰大桥、虢镇大桥,自西向东依次排开,横跨渭河、风姿各异,将南北两岸紧紧相连。桥下渭河绿化带的建设也日臻完美,两岸集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河堤公园蜿蜒数百里。千姿百态的桥,昭示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见证了宝鸡的昨天和今天,连接着陈仓大地370多万儿女的明天!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