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北首岭的砚,磨出了原始色彩
本报记者祝嘉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距今五千年左右黄河中游艺术的高峰,绘制在器物表面的纹饰,是古人留给今人的文化密码和精神瑰宝。那么,这些线条和图案是怎么画上去的呢?考古学者从北首岭出土的一块石砚中找到了答案。这块石砚虽然石质粗糙,但“一砚两格”的造型堪称别具匠心。专家分析残留在格槽中的天然矿物,判定其正是绘画所需的“颜料”,进而证明这块石砚就是用来研磨颜料的。与石砚同时出土的还有紫、红两种颜色的颜料,考古学者认为,石砚是研磨彩锭的用具,研磨好的颜料用于绘制彩陶图案。
  这种颜料究竟是什么呢?经过化学鉴定,是用黑锰矿和赤铁矿混合调出来的氧化铁。考古学者曾对三门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类似石砚做过一次“试验”,他们首先采集到两种矿石,用石器将其敲碎成小块,再将小块的矿石放在石砚中,捣碎研磨成粉末状,将这两种矿石粉末倒入陶杯中加水混合,最后经过氧化得到的粉末状物体就是氧化铁。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