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宝鸡文化中的书法元素
仓颉曾在岐山下创造文字?
周原人在甲骨上留下性格
欧阳询在九成宫书就名篇
韩退之为石鼓文偃仰啸歌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仓颉曾在岐山下创造文字?
■本报记者张家旗
仓颉是中国汉字的创造者,仓颉或收集或创造的文字,让先民们脱离了之前低效率的“结绳记事”,使华夏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岐山的当地传说中,仓颉和这里有着不浅的渊源。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担任左史官时,黄帝派他记录部族里的各项数据,比如圈里牲口的数目、囤里食物的多少等。当时,人们记录各种数据和事情,都是在绳子上打结,或者是在石壁或木头上刻线条。但这样很不方便,数目多了,情况复杂了,单调的绳结和线条就表达不清其意了。于是,仓颉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情况。一次他在参加狩猎时发现,每种脚印都代表着一种野兽,他茅塞顿开,心想“为什么不用一种特殊的符号来代表我要记录的数字和食物呢?”于是,他决心要创造出一种可以用来传授经验、记载历史的符号。为了寻找灵感,他跨过高山和大河,最终到了岐山横水河旁的一个小村。在这里,他用一路上观察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的经验,开始创造一种像图像一样的符号,这就是汉字的雏形。仓颉立下宏愿,要造足“石粟”之数的文字。后来,仓颉在这个小村中去世,去世前,他果真造出了一石粟那么多的文字。
仓颉逝世后,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结束结绳记事,开启民族文明”的造字始祖,不但为其修建了庙宇,立起了石碑,还专门将村名改成“仓颉庙村”。至今村里还流传着“仓颉造字一石粟,孔子认了九斗七,剩下三升无处用,撒到海外训蛮夷”的顺口溜。在仓颉庙前,还有一通石碑,碑文是一首长达26句的五言古诗:“粤稽邃古初,结绳经宇宙。轩辕开文明,仓史擅神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