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领导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
  宝鸡解放后,第一野战军数十万人马在宝鸡地区休整,支前任务十分繁重。宝鸡地委、宝鸡分区专员公署多次召开各市、县党委书记和市、县长会议,安排支前工作,要求克服一切困难,动员一切力量,充足地供给部队粮草,保证解放军的需要。为了加强对支前工作的领导,市、县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市、县长兼任主任,区、乡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支援前线,解放全中国”,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宝鸡市的支前任务最为繁重。扶眉战役后,解放军第十八兵团驻防在宝鸡市益门镇到甘肃东河口一线,加上驻在市区的其他部队,宝鸡市需供给部队大量粮食。宝鸡市军管会召开了全市各界人士座谈会,要求各级政府、干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支援解放军打击胡宗南残部,进军大西北,消灭马步芳、马鸿逵部队。市政府、市军管会还抽调大批干部,深入街道、农村,挨户宣传,动员群众供给部队粮草,支援前线。为了切实做好支前工作,市政府在下辖的6个区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在乡、街设立了支前小组,组织磨坊日夜不停磨面。十里铺区委、区政府积极工作,在短时间内使福新、大新面粉厂复工生产。各级干部带领群众用大车、手推车将数千吨面粉运往在秦岭山中作战的第十八兵团,保证了部队的需要。交通、邮电等部门积极抢修桥梁、公路,修复军用专线,保证支前物资的快速运送和部队的通讯联络畅通。
  宝鸡县委和县政府根据益门镇、虢镇和固川等地驻有一野两个兵团,支前工作量大的实际,成立了县支前委员会、征粮委员会和筹粮委员会,县长岳嵩兼任支前委员会、征粮委员会主任。各区设立征粮支前工作站,村设支前委员,负责支前工作。县筹粮委员会增设阳平、虢镇等3个支前供给站,负责收转粮、物,督促筹粮。县上还动员了数千名青年组成支前大队。青年自发组成担架小组集体报名支前。县支前大队随军到达了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因表现出色受到了部队的表彰奖励。
  凤翔解放后,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在凤翔休整。为了做好支前工作,凤翔县政府在县支前委员会增设了粮秣组、担架运输组、慰问组,在区、乡增设了支前委员。县上成立了大西北支前大队和南下支前大队,随军西进南下,总人数1800多人。在陇县固关战斗中,大西北支前大队把弹药运到前线,将伤员从关山抬送到宝鸡,又连夜返回待命,一昼夜步行200多里。这个支前大队随部队到达兰州等地,由于表现突出,获得部队授予的“奋勇支前”锦旗一面。南下支前大队跟随部队跋山涉水,到达四川罗江县,获得部队奖励的30多支步枪。
  岐山县、扶风县、眉县派出大批干部下到乡村,通过走村入户宣传、开座谈会等方法宣传党的政策,动员群众踊跃支前。城乡妇女日夜不停地为战士赶做军鞋、鞋垫。妇女在鞋垫上绣了“踏碎马鸿逵,踢倒胡宗南”“灯下做针工,欢迎解放军”等字。支前大队跟随第十八兵团挺进大西南,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运送物资,抢救伤员,受到部队首长的表扬,荣获锦旗多面、枪支弹药若干。一野西进,担架队随军到达甘肃兰州、清水、甘谷一带,圆满完成任务,受奖荣归。麟游县、千阳县、陇县都成立了支前委员会,筹集物资,组织担架队随军西进南下,支援解放大西北大西南。
  在宝鸡解放后的三个多月里,各县、市积极为部队筹集粮食、物资和饲草等,保证部队需要。据统计,宝鸡地区先后供给部队面粉11.5万斤、小麦40万石、饲草1500万斤、柴1000万斤以上、军鞋35万双,出动担架3441副、民工4439名、大车6115辆、驮骡20135头。宝鸡、扶风、凤翔等县的担架队因表现勇敢,得到了部队的奖励。仅宝鸡县担架队获得奖旗18面,马227匹,长枪50支、子弹9000发,为全面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