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连载•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
见证
一号文件
卫生城市全民共建美好环境人人共享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见证
■李舫/主编
在国际排球界,女性教练屈指可数,可郎平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在意大利,她为摩德纳俱乐部捧回渴盼27年的意大利联赛冠军奖杯,一年后又率队登顶欧洲联赛,俱乐部经理皮尼感慨:“有了Jenny(郎平),就是到火星上打球,我也不怕。”后来接手美国队,郎平把一支年轻队伍调教成奥运会亚军之师。2009年,她回国执教广东恒大女排,带着一批临近退役的老将拿到了联赛冠军。
从俱乐部到国家队,郎平的人格魅力与执教艺术水乳交融,对手无不心悦诚服:“郎平过去是最伟大的排球运动员,现在是最伟大的教练之一。”但无论获得多少胜利和荣耀,她的心底始终有一个牵挂。2012年伦敦奥运会,当中国女排在1/4决赛被日本队淘汰时,担任解说的郎平哭成了泪人。
漫漫长夜,谁能带领中国女排走向黎明?人们呼唤着“铁榔头”。但此时的郎平已不是“初生牛犊”,丰富的执教经验让她意识到,能否最大限度整合优质资源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如果说,运动员郎平是凭着一腔热爱为排球事业奋斗,那么教练员郎平则理性地把排球看作一种职业。“只靠精神是不能赢球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管理是建起万丈高楼的基石。”
排管中心的诚意最终打动了郎平,给予她选材用人的绝对话语权、自主搭建教练团队等承诺,这几乎是国内其他教练无法企及的工作空间。毕竟在中国排坛,郎平的资历、地位、威信乃至偶像效应,无人能出其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她接下了这个挑战,“我要把中国女排带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最好的集体”
中国女排留下过许多“伟大的胜利”:1981年世界杯,中国姑娘以3∶2力克主场作战的日本队,7战7捷第一次捧起世界冠军奖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张蓉芳一记扣杀,为中国砸出第一个三大球奥运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黄金一代”上演惊天大逆转……但郎平缔造的胜利,不只在赛场上。
排球场上,任何进攻或防守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所以郎平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最好的集体。但她也明白,人是一支球队的根,人活了,队伍才有向上生长的能量。“我刚执教时就想着,不能只盯着一届奥运会,得让中国女排后继有人。”
郎平的“寻人”与众不同。以往国家队集训人数一般只有16到18人,依靠几个主力长期配合达到高度黏合的默契,被视为从“五连冠”时期积累的成功经验。但郎平看得长远:世界排球的发展趋势对体能、速度和力量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多人打球”才能使队伍良性循环。
“郎家军”几次撒网式海选后,从联赛调动队员近40人,每个位置总保持在3到4人在竞争。郎平力推“大国家队”战略,意在通过大面积轮换主力,抹平一套阵容打天下造成的“板凳差”。这一国际流行做法,给闭塞的中国排坛带来颠覆性冲击。
郎平第一次在集训名单写下“朱婷”的名字,连助理教练赖亚文都不知道这人是谁。“这个小孩特有天赋,但就是特别软。”对于这块璞玉,队里像“国宝”一样呵护。郎平当运动员时,“三从一大”“魔鬼训练”是主流,后来她在欧美强队执教,越发意识到科学训练、控制伤病才是生命线。朱婷入队前两年,郎平没有给她上太多力量训练,还亲自从美国背回蛋白粉,让她长肌肉、增体重。身体素质提高后,郎平手把手带朱婷练一传、防守和后排进攻,一点点打磨技术细节。
破格调入朱婷后,国少队的袁心玥、从沙滩排球转项的张常宁、名不见经传的龚翔宇……郎平的“造星名单”不断扩充。新队员有潜力,但基本功差,郎平对训练进行革新性规划,按场上位置分组攻关、恶补短板。一堂5小时的训练课,她常常坐不到20分钟。苦心没有白费,这些“90后”进步速度如同坐上火箭,在国际大赛大放异彩。郎平心里有了底,“这批新人至少能打两到三届国家队”。
在外界看来,如今的“铁榔头”更像一根撬动各方资源的杠杆,做事举重若轻,劲道却越来越大。搭建复合型保障团队,从欧美请来体能师、康复师,设置数据统计和视频分析人员,为每个队员定制训练康复计划……郎平留下的不只是人才财富,更推动着中国排球改革陈旧的观念和机制。她打开的这扇窗,让国内同行看清了差距,更看到外面的世界。
“我坐在那儿,他们心里都能踏实点儿”
进入东京奥运周期的第一年,郎平的身份角色发生转变——走向幕后,担任中国女排总教练、中国排协副主席。57岁生日那天,她正在美国休假,21个弟子每人拍了一段做生日面的视频,隔空给恩师祝寿。这几年,国家队的队员进进出出,每个人都敬她爱她,舍不得离开这个大家庭。
对待这些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姑娘,郎平是严师,也是慈母。私底下,她习惯称呼队员们“孩子”,对年轻人的想法,尽量去理解和包容。在她的引导下,女排姑娘改变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对排球的理解、看问题的视角、做人的态度,更自信、自如地从事这项运动。
(连载5)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