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农业专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广告
第08版:文化周刊•广告
标题导航
|
养蜂让贫困户尝到甜头
果形更美产量更高
5月20日宝鸡与您甜蜜有约
小蜜蜂酿出大产业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养蜂让贫困户尝到甜头
本报记者邵菲菲
姚林东查看蜂群
山清水秀的宝鸡,自然环境优越,是中蜂繁衍、生存和发展的绝佳栖息地。
近年来,我市定规划、出政策、建基地、搭平台、强培训,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中蜂养殖,开辟了产业扶贫新路径。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4600余户贫困户通过中蜂养殖实现增收。
麟游县常丰镇佛堂寺村的姚林东全家四口人,孩子在上学,夫妻俩在家务农。2015年的一天,村上召开贫困户产业发展座谈会,姚林东提出想发展中蜂养殖,得到大家的支持。次年,帮扶单位帮他申请3万元贴息贷款买了90余箱蜂,通过不断学习技术、精心养蜂,当年就收入3万余元,成功脱贫。
尝到甜头的姚林东2017年建起了中蜂养殖场,实现了科学化、规模化养殖。如今,他的蜂群存栏量已达500余箱,年产蜂蜜6000斤,年收入十余万元,从贫困户变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
为推进中蜂养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市第一时间出台了《宝鸡市“十三五”蜂产业发展规划》,对发展中蜂养殖的贫困户,及对中蜂养殖贫困村成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资金补助,支持其发展蜂产业。相关部门通过大力发展中蜂养殖大村,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示范场,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蜂产品加工企业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此外,还加大网络平台和全国蜂业大会等的建设和筹办力度,多措并举提升宝鸡蜂蜜对外影响力,实现蜂产品营销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创新联结机制,将贫困户“嵌入”中蜂养殖、蜜源植物种植、蜂产品加工、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环节,探索形成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托管代养、“加工企业+贫困户”订单生产、养蜂能人带动产业互助等多种蜂产业扶贫模式。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设中蜂养殖示范基地、标准化养蜂场170个,蜂产品加工企业14家,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104个,带动贫困户发展中蜂3.85万群。
我市农业部门的全方位服务也为贫困户增收提供了可靠保障。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蜂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和13个县级养蜂接待服务站、27个镇级养蜂接待服务点,并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西北大学、杨凌职院、省蜂业协会合作,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示范基地,并组建蜂产业技术服务团队,从产品研发、质量安全、生产管理、营销推介等方面全程跟踪服务,为养蜂贫困户保驾护航。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